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江北回6指日可待?
(2010-07-09 09:18:42)
标签:
杂谈 |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江北回到6字头何妨?!
江北楼市新政以来,似乎没有给决策层太多面子,温温吞吞的挤牙膏式的下探,目前整体降幅也就在15%左右。
网博认为,与其遮遮掩掩,不如一步到位,降到6字头客户或将买账!是怕前期客户砸售楼处,不敢降?还是不差钱,不愿意降?还是不想做降价的带头大哥?似乎都有这样的成份。
加上江宁地铁开通后,居然有爆出7字头房源,这种比价效应,使得部分目标客户转战江宁轨道沿线。而二手房的偶尔的超低价非理性房源价格表现似乎缺少了对新房的联动效应。下半年,破局的杀手锏就是价格了,在江北,同质化如此严重,上市量如此巨大,价格就是硬道理!
苏宁、明发缺阵,是为鸵鸟?
这次沙龙,开发商、代理商云集,唯苏宁、明发缺席。临时公务或许只是个托词,或许与企业文化有关,或许与操盘手本人的低调有关,反正就是没有了他们的声音。
有人猜度,这种会议,价格是绕不过的弯,如何代表所在企业表达价格问题,是件极不讨好的事。何况,江北多个营销总监近期的人事变动使得各操盘手更是谨小慎微。
又或者是公司高层授意?在价格成为社会各方热议的当下,选择性失明,或许是大盘唯一的表达方式。
板块价值教育应抱团作战
长久以来,素有江北“四大家族”的苏宁、红太阳、明发、大华的四个超级大盘几乎垄断了江北楼市话语权,然而,诸侯割据的局面使得各自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刺探对手价格情报成为众多开发商的必修功课。
网博建议,新政的恐慌预期远远大于其实际作用。如何告知目标买家板块利益点,如何形成合力联袂发声,当隧道已经开通,地铁指日可待,跨江发展已不停留在纸上,价格战伎俩或许不是唯一出路。
差异化或将迎来新生
江北楼盘面对的是刚需,可是我们发现,居然没有一家楼盘是精装修交付!网博建议,开发商应该走差异化之路,尝试做精装修房以破局市场坚冰。
长久以来,江北楼盘以“批发式”做产品,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营销。忽视了客户研究,网博认为,在很多一线城市,已经在刚需类产品上将精装修交付作为普遍手法时,江北楼市仍然走粗放式经营思路,委实需要重新定位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