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窑蓝釉冰片撇口双耳瓶鉴赏

标签:
文化收藏历史图片 |
分类: 宋代瓷器 |
图片二:瓶口呈紫色撇口状,瓶内施釉,蓝釉冰片纹饰,美轮美奂!
图片三:圈足修足规整,呈黑铁色,圈内施釉,胎釉莹润。(正宗官窑,底部没有字款,宋代瓷器除定窑为民窑外,其他瓷器如落“官”字款,基本可确认非官办官窑瓷器,或为赝品)
距今千年的悠悠岁月,多少人与事都已千古。大宋王朝,一个伟大的王朝!宋代瓷器,是中华陶瓷史一个巅峰,是中华名族的瑰宝!
宋代官窑,首先,以单色釉素色为美,没有花俏的釉色,釉色依然清润如玉,同样能达到高贵典雅之效果;其次,宋官窑瓷器追求开片的独特的审美特点,如冰片文,鱼子纹,蟹爪纹,百花纹等,开片细密,纵横有致;第三,追求器形古朴,规整,内敛,大方浑然一体,器形多效仿商周青铜器,端庄稳重。
宋人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儒家美学观念认为,美的东西不在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品格、道德与修养;人的品格,在于人的伦理人格。儒家提倡人要遵守礼仪,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各阶级的社会道德规范,以规范构造社会秩序。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全面阐述和发展了“格物致知论”。“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的“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说明要治国平天下,必须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以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因此,宋代非常注重一种理想人格的建树,这种以人为主体,“究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的道德导向指引着宋代自上而下注重道德修养。宋代官窑的匠工们为皇室造瓷,工艺必然精湛,精益求精,同时其产品必定遵守朝代精神规范,用今天最通俗的话说,什么样的人造成什么样的物,什么样的物同样能看出什么样的人。
小编微信:8300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