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瓷器的文化之美

(2016-10-03 19:39:22)
标签:

收藏

杂谈

历史

图片

文化

分类: 瓷器文化

宋代瓷器的文化之美

本文摘自网络,作者:孔昊,女,汉族,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硕士研究生。

要: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此外,宋代瓷器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影响着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宋代瓷器 素色之美 仿玉 文人文化 儒家文化 

  一、瓷器的发展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勤劳的中国先民运用他们的智慧点土成金,在漫长的岁月中,使技术与艺术结合,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瓷器的发明与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宋代被公认为陶瓷发展的繁荣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制陶业有了飞速发展,官府中设立的管理机构空间的发达,分工也更加细致。 
  宋代瓷器之所以受到当时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主要原因在于它打破了自唐以来北白南青的局面,虽仍以青瓷和白瓷为主,但也发展了釉下彩绘瓷和各色窑变的彩釉瓷,种类繁多,器形多样,竞相争艳。在样式、种类、和烧造工艺等方面,都达到巅峰地位。 
  二、宋瓷的素色之美的特点 
  宋代瓷器向来都追求自然天成之美和素色美,以单色釉(除钧窑)为主,力求达到高贵典雅。在归纳宋代名瓷的各种说法中有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八大名窑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临汝,是北方第一个青瓷窑,以青瓷为主,基本色调为天青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有玉石般的质感,造型庄重大方,胎土细腻,釉层不厚,随器物的器型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 
  如北宋汝窑〔莲花氏碗〕此碗呈十瓣莲花式,碗腹壁稍呈圆弧,直口稍敛,口缘花瓣流畅贯连。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匀,釉色呈青蓝,有细开片。全器满釉。 
  (一)宋瓷追求开片的独特的审美特点 
  宋代瓷器釉色之美不仅体现在色上,而且更注重对釉的自然纹理美的追求上。中国瓷器追求纹理,就是追求自然天成,哥窑就是追求开片的典范。由于器物在烧造过程中,表面的釉料与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形成断裂的纹片,如鱼子纹,蟹爪纹,百花纹。上海博物馆现存的两件宋代哥窑瓷,开片细密,纵横有致,一件是葵口碗,一件是轮花碗。 
  (二)宋瓷追求的仿玉的美感特点 
  人们在提到青瓷时,往往和玉联系到一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件简单的器物,更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玉““礼器联系在一起。礼器王权的尊贵与身份的象征,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因此形式被赋予深刻的理论依据。礼器,在宋窑瓷器中,仿玉器、仿青铜器造型是很常见的。南宋龙泉窑便是典型的例子。 
  龙泉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产量极高,大量出口,釉色青翠,有粉青、梅子青等色,宛如翡翠和青玉。龙泉青瓷分南宋和北宋,最好的时期不是北宋,而是南宋。南宋之所以比北宋好,在于烧造技艺的进步,以及比德对儒家审美观的概括指导并推动了釉料配方由石灰釉向石灰碱釉的转变,使宋代单色釉瓷器更加追求玉质感。如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南宋龙泉蟠龙纹盖瓶,瓶颈上环绕一条蟠龙,盖顶素贴鸟形钮,小鸟翘尾低首,姿态俏皮,似在注视那神奇的龙,釉色清润如玉。 
  三、宋代瓷器的文化之美 
  其实,瓷器仿玉、仿青铜器在历朝历代都有过,但是宋瓷是比任何一代模仿的都好,使宋瓷更有的精神。这个,是有一定渊源的。儒学是历代帝王用于统治和维护其王权的工具,从仁学发展到唐代的经学再到宋代理学,都经历过改造。宋代理学是一种充分哲理化和政治伦理化的集中体现,强调宇宙本体与人的道德的统一。在儒家美学观念认为,美的东西不在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品格、道德与修养;人的品格,在于人的伦理人格。儒家提倡人要遵守礼仪,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各阶级的社会道德规范,以规范构造社会秩序。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全面阐述和发展了格物致知论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的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说明要治国平天下,必须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以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因此,宋代非常注重一种理想人格的建树,这种以人为主体,究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的道德导向指引着宋代自上而下注重道德修养。 
  四、传统的文化之美对现代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影响 
  宋代瓷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之美在两宋的突出地位,自然难以抹杀它对艺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一观点反映在艺术上便是人文精神的张扬,它有着两方面明显倾向: 
  第一,重艺术家主体精神的表现。宋代艺术重视主体精神的表现以及宋瓷中体现出的主体精神的发挥,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那就是,如何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神韵的同时,在现代艺术或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使中国的大旗不倒?从某种角度说,这种艺术观念已经触及人类艺术史追求自由和个人感觉的根本理念。 
  第二,艺术功用得到进一步拓展。此前艺术的功用主要体现在它的社会政治价值上,具有宣教之功。宋代也崇尚艺术的宣教功用,但这种功用又结合了艺术的形象化语汇来获得。 
  儒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 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