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丁
《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教三子,名具杨。
(苏老泉是谁?他教的三个孩子是谁?这里给予介绍)
苏老泉即苏洵,苏东坡的父亲。此人天生聪明,但年轻时不务正业。整日游山玩水,不知相妻教子。其妻程氏也不指望他发迹。把希望都寄托在两儿子身上。
俩儿子的名字都是她起的。
大儿苏轼。轼,是《左传-曹刿论战》中”登轼而望”的轼。
轼,是古代战车前边的横木,是战车的最高处(司令员的位置)。她希望大儿子长大能登高望远,成国家栋梁,給国人指出前进的方向。
次子苏辙。名字也是她据《左传》同文”下视其辙”起的。
辙,即车辙,是车轮压出来的印迹。她望次子长大和哥哥一样,既能站在司令员的位置,登高望远,又能明察秋毫,牢记自己的来龙去脉和贫苦出身。
还有个小女,名小妹。冯梦龙的《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中有专文介绍。这里就不提了。
洵妻程氏乃四川眉山望族之女。当年婚配时两家门当户对。小伙也是风流倜傥的白马王子。没成想婚后丈夫游手好闲,四处游玩。除了上峨眉山,还西游秦都咸阳。汉都长安。东都洛阳和开封。南到两广,海南。还想考察当年老祖宗~苏武牧羊的地方。纯是个不顾家的~纨绔子弟。
三个孩子,由于母亲早教,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读”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部分《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
入庠(古代农村官办小学)后,仨孩子都记忆超群,过目成诵。
朗读课文,抑扬顿挫。
回答问题,有理有据。
教书先生,甚是喜爱,
高看有佳。
当苏洵27岁远游回来,听老师说:三个孩子,天资聪颖,日后必成大器。
他说:我苏門祖上,名人辈出。
周朝有:一人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
汉朝有:不辱使命,威震匈奴的~苏武。
唐朝有:宰相~苏味道。
到咱大宋朝,我苏家又要名人辈出了!
从此苏洵浪子回头,不再远游,发奋读书。
父子同庠,三人同读,互相较劲,比赛地学习。并学以致用。
父亲苏洵先后写出《衡论》《几策》《管仲论》《辨奸论》和《权书》《心术》等文章和著作。
2020.3.2.12. 修改
此故事未完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