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我见

(2012-03-13 12:03:57)
标签:

杂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我见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大学》。这句话主要讲的是“修身”与“齐家、治国、天下平”的相互关系。其说教对象包括两类人:一是达官贵人,二是士人和庶民。现我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供大家参考、评说。

    “修身”就是修炼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知识技能,以提升自己做人的素质。并说:上自帝王下至庶民一律都应以“修身”为本。这话是说“修身”不仅是庶民“齐家”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达官贵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修身”是每个人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所以每个人都要以修身为起点,努力提高自己的为人素质。

    “齐家”就是努力把自己的家建设好。标准就是把自己的家建设到当时当地的平均水平。据“家”字的本义,“家”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

    1.有个稳定舒适的居处,即房子。

    2.有满足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及赡养老人的经济来源。

    3.是家人齐全和睦。家人首先是夫妻然后是子女(包括共同生活的老人)。

    以上三方面都达到当时当地的平均水平就是做到了齐家。但是据文中之意,如果明显不及或严重超标都不叫“齐家”。因“齐”的意思是平齐、大体一致、基本相同、高矮相似的意思。所以家庭状况遥遥高于或明显低于当时当地的平均水平,都不符合“齐家”的概念。

 

    “齐家”的第二层意思是告诫国君和达官贵人在齐好自家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号召治下的百姓“修身、齐家”,特别是要帮助百姓中的弱势群体“修身、齐家”。由于人的智力、体力和家庭情况及齐家的起点不同,所以人们在齐家的过程中必然有优势和劣势之分,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其结果不仅必然出现参差不齐,而且必然出现两极分化。这样家与家之间必然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和谐现象。根据“木桶理论”出现这种情况,匠人必须设法予以调整。不然木桶将失去使用价值。

   “治国” 古代圣贤在总结治国经验时曾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说:作为国君最该忧患的问题不是物资不足,而是贫富不均问题。因为亡国的危险不是因为物资贫乏,而是因为贫富不均。这是告诫国君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设法“等富贵,均贫富”,这就是“治国”。而“治国”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改善和提升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多数百姓家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但是人们在齐家致富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素质不同,家庭环境及起脚点不同,任其自由发展,少数强势和优势者必然首先暴富,多数弱势人群必然相对贫困,如果不予控制必然出现马太效应。社会上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民必生怨。老百姓怨声载道国家就失去了依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不均”、“不齐”和“木桶短板”是同一个道理,搞不齐都会出现同样的后果。

    “治国”如同种地。优秀农民热爱自己地里的每一颗禾苗。不仅十分热爱优势禾苗,而且特别关心弱势禾苗。强中弱的小苗在耕者精心护理下才能茁壮而平齐地成长,这样才能有个总体的长势和好的收成。如一个农民把一片同一个品种作物种得高的奇高,低的奇低,粗的极粗,细的极细,不仅同一块地里出现了严重的参差不齐,而且垄与垄,株与株之间也出现了严重的高低不齐和大小不一。即使秋后他的产量高于全县平均值,甚至创造了单产记录也不能说他是优秀农民。由此可知治国的目的就是让天下人贫富大体平齐,即“平天下”。

    由上可知“齐家”是每个老百姓的奋斗目标,而齐家的方法是修身。只有修好身,才能齐好家。“治国”是诸侯即地方官的责任目标,方法是通过各种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帮助属地百姓齐家。最低标准是让属地的百姓生活水平不低于国内平均标准。而“平天下”则是国君的理想目标,方法是督促地方官通过各种手段教育国民,提高国民素质和齐家的技能,尽快把老百姓的家建设好。每个诸侯即地方官都把自己的领地治理好了,国君“天下平”的理想和目的就达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