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文解字(2)“出”和“重”的注音弄反了

(2011-11-04 18:44:00)
标签:

例如:高考

互联网

影评

李宇春

情感

                               

“ 出”和“重”的注音弄反了

 

 

   

我们头脑里储存的每个汉字其音、形、意概念绝大多数都来自老师和字典;而我们的老师和字典所掌握的字词概念又来自于文字专家对每个汉字音、形、意的确定。两千年来我国的文字专家和著述无数,其中最早、最权威的是东汉时期的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从东汉以来直到今日人们每当讨论某个汉字的音形意时,专家们必抬出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说许慎怎么怎么说。于是讨论的结果总多是以许慎为准。熟不知许慎对汉字的解释也有不慎的地方。如前文的“男”字,老人家看错了字形所以错释了“男”字的本意。

   

今再谈谈“出”和“重”的本意。以示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有错误之处。

   

“出”依“六书”理论看,是上下结构的两个“山”字。“山”是个庞然大物,重不可量。一座山的分量都重不可量,那么山上再加一座山就更加沉重了。所以“出”的本意是:分量大、沉重,与轻相对。音zhong,入声。

    “出”

从象形字角度看,又是个重叠或重复出现“山”的象形。如我们到了山区或进了山区,特别是登到山顶,经常发现眼前这绿山之后还有个青山,青山之后还有个灰色的山,而灰山之后还有模模糊糊层出不穷的山。这即”出”的本意。因此”出”是“重复”“重叠”“又一次”和”山上远看山边层出不穷”之意。但在它表示这个意思时则发chong音,平声。

    

据此可知“出”原本是个多音、多意字。

    

再说“重”。依“六书”理论看“重”是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边是个“千”,下边是个“里”。据说仓颉造字时人类还处于原始部落时期,那时最大的邦国、部落方圆也不过千里。一个人若从东向西或从南向北,走一千里必定走出国境。古人据此把“千”和“里”结合起来,造出个“重”字。音chu.平声。意:出国、出境、从里往外,与进相对。

    

那么“出”与“重”这两个字的音、意怎么恰和现在的字词典解释相反呢?据说许慎在编纂《说文解字》时自己先写出手稿,然后由秘书抄写付梓。可是他的秘书却不像许慎那么慎,在抄写过程中把“出”和“重”两个字的注音弄反了。书印出来之后许慎也没逐字过目,所以这两个字在音、意上的错误一直至今。

    

今写此文并不想还原这两个字的音意,而是借此提示大家不要迷信名人、迷信权威。也不要认为小民说的都是谬误。大人说的都是真理。

凡事都要自己动脑琢磨一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书上写的、权威讲的不一定都对。不然人云亦云,他错你也错。这就是国人喜欢跟风,随大流的弊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