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兔子的前世是西伯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大公子,名叫伯邑考。邑考前世聪明伶俐、仪表堂堂、文武双全、深得父爱,早年被立太子。
一日商纣王听说能掐会算的西伯侯姬昌欲谋反,立招速带太子到朝中晋见。文王一到便把他囚在羑里。然后杀了太子伯邑考,并把邑考的肉做成包子,让文王吃。意在测验文王是否真的能掐会算?
不吃,说明他知道包子馅是他儿子的肉,就杀掉他这个能掐会算的高人,以除后患。若吃了,说明他是个啥也不知道的普通人,立刻放掉,以示仁义。
次日早餐包子放在文王面前。文王一看送包子人的神态,再一闻,一尝,便知这包子馅是他大儿子伯邑考的肉。
但文王为了报仇雪恨,不动声色地把包子吃下。纣王听说文王把包子都吃了,立刻放了他。
文王在回西岐的路上,因吃了大儿子的肉,内心万分难受,于是开口大吐。这一吐,竟然从嘴里吐出一只机灵建壮的白毛红眼兔子。这兔子回头向他拜了三拜,然后向山坡跑去。
由此可知“兔子”是“吐子”的谐音。是能掐会算的文王机智地骗过昏庸残暴的纣王,救出自己,又吐出儿子伯邑考,这一典故的来历和缩语。
文王回到西岐,联络各路诸侯共伐商纣。率领大军杀回朝歌,砍下纣王的头,灭了商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国---周朝,前后共存在800余年。
此故事源于《封神演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