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蓝窗:消失后的爱恋(GOZO,MALTA)

标签:
马耳他戈佐岛消失的蓝窗维多利亚古城 |
分类: 欧陆风情 |

一周前搭乘南航班机,翻阅杂志时看到一篇文章——“消失前的爱恋”,提到马耳他“三蓝”之一的蓝窗在今年三月突然坍塌,让无数旅行者懊悔不已。我就是其中之一!年初订妥四月到马耳他看蓝窗的机票,结果迟了一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向往地列表”(Wish List),盘算着:等下次,等明年......一定要去看看。可是,有些风景并不等你哦!它们每天都在倒计时消失,或许明年,或许明天,你只能从别人的照片追寻其身影了——“有些风景,错过了,便成永恒......”

虽然有点怅然,但还是从马耳他主岛乘轮渡来到第二大岛——戈佐(Gozo)。傍晚下榻在一处小海湾尽头的小酒店,楼下海边有几家海鲜餐馆,里面意大利或西班牙风味的海鲜相当不错。入夜,枕着有节奏的海潮拍岸声,很快沉入梦乡,仿佛回到了儿时的烟台——那时的滨城没有今天的喧嚣。记得小时候的我,每天晚上躺在二马路一号院小楼的床上,远处传来的“哗——哗——”海浪声伴我入眠......后来随父母迁到古城南京,或许是没了大海的潮声,晚上总睡不踏实,从此落下失眠的毛病





海湾右侧崖坡,有探海岩洞和登山栈道。一群白人老年旅行者,结队登上崖顶,消失在视野中......我觉得,人们退休后,结伴成队,到没有汹涌人潮和过度商业化的海外自然保护区或遗产地远足,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酒店正门对面有家潜水培训店,租了器材,付了学费,便可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潜水。经过若干课时、科目的训练,达到合格要求,便可获得一份全球公认的潜水证书。马耳他拥有无数天然小海湾和人造潜水场地,是世界著名的潜水培训基地。四月的海水尚凉,我还是别尝试了吧......


相对封闭的戈佐岛,完好地保留着原生态的样子。在崖壁上,绿色小蜥蜴在探头探脑张望,微花植物在顽强生长......


搭乘观光巴士来到戈佐岛最大的市镇——维多利亚城,这里的人们与南欧其他地方一样,喜欢在户外酒吧、咖啡馆边喝边聊天,但看上去更加平静、闲适,仿佛与外面的世界毫不相干。春季的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舒适;讨厌的PM2.5,在此无影无踪。



戈佐岛离意大利南部只有90公里,虽然生活习惯深受意大利影响,但马耳他是英联邦国家,当地人的英语很纯正(19世纪初,首任英国驻马耳他总督下令,将英语取代意大利语作为马耳他官方语言)。幽默的马耳他人,看来很喜欢调侃意大利人蹩脚的英语。这块小台布上,以一位意大利游客的口吻,写了一段让人笑喷的段子:
“我下榻在马耳他一间大酒店。早晨下楼吃早餐时,我向女服务员要two
pissistoast(他想说两片面包,但拼写和语法都错了),她只给了我一泡尿——one
piss(一片的正确写法是one piece,而one piss是一泡尿的意思)。我告诉她我要两泡尿——two
piss(他本意是要两片面包),她让我去厕所。我说你没听懂!我想尿在盘子里(I wanna to piss onna
plate,其本意想说‘我要放在盘子里的面包’)......“









草坪上有几个大男孩脱光上衣晒日光浴。在欧美国家,无论男女,都喜欢将皮肤晒成古铜色,将此视为健康美,还间接证明有财力和闲暇常去海边度假。所以奉劝那些想嫁老外的中国女孩们:别再打伞怕晒黑啦,越黑越招人喜欢哦



登上维多利亚城中心的Cittadella古堡。此堡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中世纪,规模宏大,是戈佐岛的制高点,据说这里当年是当地百姓躲避海盗骚扰之处,并抗击过土耳其人的侵略。古堡虽然残破,但经过一定修复,主体建筑看上去仍然非常壮观。

古堡南面是6000多居民的维多利亚城。城市除了教堂,所有建筑都不超过三层,非常原生态!



马耳他著名的三蓝——蓝窗、蓝洞、蓝湖:蓝窗位于戈佐岛,蓝洞位于马耳他主岛,蓝湖位于第三大岛附近。可惜,蓝窗消失,已成追忆......

观光巴士返程时,经过我下榻的酒店(右侧的六层小楼),我住的是第三层中间那个有水泥围栏的房间。一层有遮阳篷的是餐厅和酒吧。



马耳他是英联邦国家,车辆靠左侧通行,司机座位和方向盘在右侧,我当年在香港驾驶学院考取的驾照,并在这种左行道上开了五年,对右舵车颇有怀旧的亲切感......


马耳他素有”欧洲乡村“之称。欧洲其他国家有繁华的都市、壮丽的田野,但原始乡村的味道多已消失。来到戈佐岛,才真正有了乡村的感觉:这里保留着传统农业方式——各家不大的田地,用石块矮墙或仙人掌相隔,没有大型农业机械......由此可见,相对封闭的戈佐,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让人倍儿感亲切、自然和放松......我喜欢这种感觉,我喜欢戈佐岛!

观光巴士上有自动播放的解说器插孔,戴上耳机,便可沿途收听多种语言的风景介绍。我从解说词中了解到,戈佐岛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这片山坡上曾发现那个时期人类居住的岩洞。远处那片巨大的石阵,建造于3600多年前,比埃及金字塔还早800年!由于观光巴士线路固定,无法每个景点都看到,于是产生日后再来戈佐岛、自驾深度游的念头.....

在一个小山丘上,竖立着一座耶稣基督雕像,据说与巴西那座基督一模一样,只是略小一些罢了。日前央视播出一个请佛教人士宣讲教义的节目,可谓破天荒之举。党的喉舌公然允许传播宗教信仰,这传递出一个信号:宗教引导人们向善、讲仁义道德的说法能被接受,也有益于社会......


错过了马耳他的蓝窗,虽然颇为遗憾,但世上有些事物——包括美景,包括爱情,常常可遇不可求。再周密的计划,也未必追得上各种变化,还是顺其自然吧。但无论怎样,人生还是要有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勇气和行动力。我庆幸自己很早就去了撒哈拉,去了亚马孙,在动乱前去了埃及和土耳其,去了当时国人很少光顾的南极(如今每年到南极的中国游客多达好几千人),并即将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去北极看北极光......或许,在非洲能看到10年后将消失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在北极能看到受环境变化而越来越少的北极熊.......
世间万物,亦非永恒。
既然来到这个世上,
只希望在有生之年,
尽可能多地领略这世间的美好,
少些消失后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