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星陆续出售液晶面板工厂,OLED电视市场全力提速

(2016-07-15 15:37:57)
标签:

oled

三星

创维

梁振鹏/文
【作者系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家电/IT行业分析师】

    中国乃至全球的液晶电视市场增速停滞甚至萎缩,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作为液晶电视的替代者,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呈现高速增长,已经进入了市场普及期。
    作为全球液晶面板行业的领先者,三星正在陆续出售部分液晶面板工厂,以保证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能够投向OLED产业。
三星陆续出售液晶面板工厂,OLED电视市场全力提速

    三星陆续出售液晶面板工厂,转投OLED产业
    日前,三星宣布将于2016年底处理掉其第7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设备,信利半导体、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大陆面板商均成为潜在买家。
    三星并不是第一次出售其液晶面板工厂。在2016年1月,三星宣布将其第五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与彩色滤光片生产线之若干零件、部件、机器及设备出售给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生产商——信利半导体。
    之所以三星将液晶面板工厂弃如敝屣,是因为液晶面板市场需求疲软已经给三星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根据三星电子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受液晶面板市场萎靡和售价持续下滑的影响,三星电子显示屏业务第一季度的运营亏损为2700亿韩元。而三星新款旗舰手机Galaxy S7 & S7 edge的提前发布及其强劲的销售表现,使得三星OLED面板业务收入明显增长。
    三星也在为其他手机厂商供应OLED面板。苹果公司目前正在与三星电子子公司三星显示器进行谈判,三星显示器最快于明年向苹果公司iPhone手机供应OLED面板。
    对于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领域,三星一直在加大研发力度。2016年3月2日,在上海举行的“2016三星中国论坛”上,三星在现场展示了55英寸透明OLED电视,该产品主要应用于珠宝展示柜、饮料冰柜门、交通指挥沙盘等商用领域。
   
    OLED电视市场全力提速,替代液晶电视步伐加快
    三星转投OLED电视阵营,对于OLED电视市场来说自然是利好消息。
    被动发光的液晶电视存在着先天性技术缺陷——液晶显示屏自身不能够发光,需要依靠显示屏后面的背光源灯管才能照亮屏幕,所以,液晶电视的图像层次感、动态图像表现、可视角度、响应时间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主动发光的OLED电视画面色彩真实,拥有超广视角,能够呈现极致黑色,其像素数量是液晶电视的64倍,是HDR技术的最佳选择。从去年开始,创维、LG、康佳、长虹等彩电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主推OLED电视。
    创维、LG等厂家坚信OLED电视即将取代液晶电视,且国内中产阶级具备一定规模,这是反映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信号。而且随着上游OLED面板供应量的增加以及良品率的提高,OLED电视的价格可进一步下降,因此OLED电视机的大力推广时机已到。
    继去年发布的热销OLED电视S9300之后,2016年4月,创维联合华纳、腾讯企鹅TV发布了OLED有机电视新品S9-I。创维最新研发的OLED电视机,采用了4色HDR显示技术。4色HDR是在普通HDR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4色4K屏体的HDR算法,从而超越了普通HDR。通过在4色4K屏体上添加HDR算法,使得OLED电视屏体在展示HDR片源时能够更好的提升对比度和色彩还原度,达到液晶电视的普通HDR技术无法比拟的效果。
    在智能电视普及的互联网时代,不同彩电企业的运营模式大相径庭。与有的彩电企业“买内容送电视”的营销噱头针锋相对的是:创维要“买电视送内容”。创维“买硬件送内容”的创举推动彩电行业在内容服务上加快转型升级,也引起海信等彩电厂家纷纷效仿。
    虽然2016年中国彩电市场整体形势严峻,但是,以OLED电视为典型代表的高端市场增速仍然迅猛。
奥维云网预计,中国OLED电视市场在2016年的零售量将达20万台,同比增长4倍。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能达150亿美元,到2022年,这一市场将增长到291亿美元,数据显示了OLED产业强劲的发展潜力。
    三星转投OLED阵营,无疑将进一步催热OLED电视市场的蓬勃发展。




【作者联系方式】

手机:13811603817
微信公众号:lzppublic
个人微信号:lzpshidai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zpweib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