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挺进平板产业上游 长虹或解中国彩电业“屏殇”之困

(2011-01-09 13:46:15)
标签:

it

 随风飘舞的蝴蝶,其美丽灿烂的生命是在艰辛的蜕变中得以延续和升华的。然而,曾经一度辉煌的中国彩电业在从CRT向平板电视时代的转型过程中,大部分厂家却面临着缺乏上游面板(显示屏)的尴尬和蜕变的烦恼。

    从近期中国彩电业上市公司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出,由于押宝于液晶电视市场,2010年1-9月份中国大部分彩电企业在缺失上游液晶面板的苦恼中遭遇了重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明显下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不过,全面量产等离子面板的长虹(600839.SH)犹如寒冬中的腊梅般傲然挺立,迎雪绽放。根据长虹201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长虹2010年1-9月份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稳定增长。

    “之所以长虹能够在在与外资品牌激烈对抗中掌握了主动性,取得销售佳绩,是因为其拥有上游等离子面板核心技术,形成了屏机一体化竞争优势。”家电业权威专家罗清启表示,坚持自主创新、追求核心技术和强调差异化竞争的长虹,已经俨然成为中国彩电业蜕变过程中的标杆企业。

     像长虹这样通过自主创新来布局面板产业的中国彩电企业还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国产品牌因为缺失上游面板资源,导致其经营业绩在2010年遭受到了外资品牌巨大的冲击。

    随着中国彩电行业上市公司201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相继出炉,不少彩电企业业绩下滑的状况暴露无遗。例如,TCL多媒体(1070.HK)2010年前三季度亏损9.91亿港元,康佳(000016.SZ)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2.63%,厦华(600870.SH)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35.22%,创维(0751.HK)2010/11财年上半年(2010年4月1日至9月30日)净利润同比下跌32.2%。

    某位产业经济观察家认为,这种残酷现状折射出中国彩电行业遭遇的愈发严峻的竞争压力。外资品牌依靠上游液晶面板资源优势,大幅降价抢占市场,国产品牌被迫跟进,竞争异常激烈,产品毛利率被快速拉低。“缺失面板”仍然是大多数中国彩电企业在平板电视领域最致命的弱点,也是外资品牌动辄挟制它们的不二法宝。

    而拥有上游等离子面板资源的长虹,则在与外资品牌较劲的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胸有成竹。中怡康零售监测数据显示,长虹在2010年第三季度的等离子电视零售额同比增长25.6%

     中国彩电业的转型之旅在长虹等离子面板项目的带动下已经开始。京东方、TCL集团等企业正在建设中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似乎也给中国彩电行业的明天带来了希望。

    “液晶面板生产线,其实并不适合中国本土彩电企业。”罗清启分析道,在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领域,作为后来者的中国本土企业在核心技术、关键专利、建设资金和优秀人才等方面相对缺乏,可发展和创新空间较小,随时都会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竞争中遭遇技术封锁、专利壁垒与专利诉讼风险,从而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为中国大陆正在建设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前景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而在等离子面板领域,长虹通过控股韩国等离子鼻祖ORION PDP公司,大量培养、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推动自主创新,建立起包括基础技术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艺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在内的一整套技术研发体系。目前长虹已经拥有600多项关于等离子面板的专利,其中多项专利属于基础核心专利。

    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介绍道,从市场对大屏幕需求角度,长虹通过自主造屏改变受困屏资源,从而取得市场竞争的成本优势和产品定义权。2010年年初长虹等离子面板工厂全面量产之后,实现屏机一体化生产的长虹等离子电视的产品毛利率同比去年明显上升。在长虹的强力带动下,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总销量也得到了明显增长。

大飞机与等离子面板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产业,但是其战略性质却存在相似之处:两者都属于国家的战略产业或关键产业,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罗清启认为,大飞机项目对发展我国的自主飞机制造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等离子面板对于我国彩电产业自主研发核心部件也具有开创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等离子面板就是彩电领域的“大飞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