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职场:在美国公司当经理的烦恼

(2012-04-18 03:38:48)
标签:

美国公司

海外职场

经理

杂谈

教育

分类: 职场故事
    中国有句古话:学而优则仕。在中国的公司职场,努力工作得到赏识,从而有机会被提拔进入管理层是绝大多数员工的梦想和追求,不是有那么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不仅在中国,整个亚洲都有这样的文化传统。

    在西方职场,情况有所不同。打破头想挤进管理层的当然大有人在,不过也有不少的美国人对管理职位并无兴趣,甚至对已经到手的管理岗位采取拒绝的态度。一方面是这些美国员工更喜欢技术工作,对成天开会斗嘴皮子的管理职位不甚感冒,另一方面,美国公司的薪酬体系和国内公司毕竟有所不同。在中国公司,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工资待遇差距往往想当大,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垂直薪酬体系,而在西方职场,技术和管理是两条平行线,不少资深工程师的收入比部门经理还高,象嘟爸所在的美国公司光主任级别(Director level)的工程师就有数十位。
海外职场:在美国公司当经理的烦恼

    当上经理还是有种种好处的。经理有对下属员工的管理权,有招聘员工和员工工资的决定权,有些上市公司在对管理人员股票期权的发放上和普通员工还是有较大差别,效益好的公司基层经理在签字报销上权力很大,更主要的是在东方文化里成为管人的会有一种事业上的成功感和认同感,这对亚洲裔员工有极大的诱惑力。在西方公司,尤其是在IT职场里,不少中国、印度籍员工们都会利用业余时间读个MBA,大概这也是主要原因吧。

    不过在美国公司当经理,头疼的事情也不少。头一件就是美国员工不好管。美国公司员工不像中国、日本等公司的员工有以公司为家的归属感。在东方文化里,员工对领导往往相当尊重和服从,这不一当上领导员工见面都会改口尊称经理、科长了。美国公司没有这种习惯,美国员工对他们的经理往往并不太当回事,再大的领导见了面照样直呼其名。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员工换公司就跟他们换房子一样的频繁。在美国员工心目里家庭生活是第一位的,他只是把八小时卖给了公司,业余时间是不能随便打扰的。遇到项目进度紧张,老板压力很大的时候,在中国公司,往往领导一句话“加班”,谁敢不听。在美国公司可没那么容易,当经理的得好言劝慰,请求大家发扬牺牲精神,抽出些业余时间来加班。在这个时候,当老板的可真没那么威风。

      另一件烦恼是美国公司对歧视的高度重视,其中就包括言语歧视。在中国公司,经理老板耍威风训斥员工那是司空见惯的,可在美国公司遇到工作不卖力的员工,经理往往都头大,在和员工谈话时都要特别小心,批评也得高度讲究艺术,生怕语言不当伤了员工的人格,被投诉了可是吃不了的。在中国公司里常听到的诸如“你再不好好干明天就给我卷铺盖滚蛋”之类的话在美国公司做经理的可不敢说,可以肯定的是说了第二天滚蛋的决不是那位员工,而是这位经理。

    嘟爸公司有位印度小哥,几年前深得部门主任的赏识,年级轻轻就当上了经理。公司那几年风雨飘摇,被裁的员工一碴又一碴,印度小哥的部门也被裁光,不过这位印度经理纹丝不动,不受任何影响,原因吗很简单,主任在上面呢,这充分说明一个职场真理:跟对了人才是硬道理。这不,公司近来有所起色,印度小哥就被主任安排到自动测试部门做了领导。
  
    自动测试是公司高层相当重视的部门。原来的经理,技术不是一般的强,但就是不招主任待见,结果在一次管理层人事调整中主任找个理由把那位经理给免了,下放到部门做技术主管(team lead),空出的位置自然安排上主任的红人。不过这位主任的红人对自动测试完全是外行,套句中国俗话就是外行领导内行。新官上任,经理也想烧上三把火,表现一番,毕竟要害部门,在公司的曝光率相当高。不过他慢慢发现下属员工对他很冷淡,原来是前任经理深得众望,这次被免职就有不少员工抱不平,加上调来个外行,大伙儿对新来的都很有抵触情绪。这位印度小哥终于发现自己不是揽到个肥缺,而是一屁股坐在了火山口上。

    平日说话没人听,可以想像这位印度小哥的烦恼,不过真正的烦恼还在后头呢。美国公司年底是年关,一年的工作总结和评语就在年底,评语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年终奖的多少和来年涨工资的幅度,个别的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饭碗。员工的评语评分由部门经理来写,部门经理也有评分,这个评分可不是主任决定,而是部门全体员工来给经理打分,当然是匿名的。果不其然这年底他的评分还不到2分(五分制)。有多差呢?全公司1803名管理人员他排在1801位,倒过来数居然是个探花。

    不但评分很差,评语里都有员工明确表态他做经理不够格。这下印度小哥的脸面挂不住了,他也来了倔劲:你们不是说我很差吗,我就开部门大会。会上他把自己的评语分逐条贴出来,说既然你们对我有意见,我们就一条一条来讨论,你们当面给我指出来。有这么玩的吗?自打人类有阶级斗争以来捅刀子都是背后下黑手。别看美国历史才二百多年,厚黑学美国人都还是懂的,枪打出头鸟,谁也不会当这个冤大头。会议过程可想而知,大伙儿沉默不语。
    
    这位印度小哥吃秤砣铁了心,一次会议没有结果,下次接着来。每次大伙儿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闲扯乱聊。最后这位经理没招了,苦苦哀求大伙儿说开会也不是他的主意。原来是因为他这次成绩太突出,被有关部门约请喝茶了.据说人事部门和这位经理进行了一次亲切友好的交谈,人事部门要求经理和员工好好交流,拿出整改意见,一个月后安排全部门再给经理打一次分。

    看着这位印度小哥可怜兮兮,就差眼泪汪汪的模样,部门里几位中国员工动了恻影之心。中国员工只想在部门里安安稳稳工作,对美国人的这种人事斗争本来就没有兴趣,而且这么连轴开会实在折腾人,结果在一个月后打分这几位中国员工一闭眼全给了5分,这位经理的评分一下子过了3分,居然过关了。

    这样的争斗目前依然在持续着,还不知最后鹿死谁手。
    
    有时候想想,其实做个小兵也挺幸福的。

    特别感谢衣食住行栏目博乐狐狸之家推荐
海外职场:在美国公司当经理的烦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