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观察西安疫情人民诗人琉璃姬 |
分类: 相面 |
西安市雁塔区委书记、副书记被免职后 《潇湘城报》转载华商网的新闻播报上了百度热搜,我并不关注新闻内容,而是关注民众留言,更想知道“封城”后西安人民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情况,这座历史辉煌的古都毕竟没有那个写日记的作家。
现在网络发言多么困难啊,稍不注意用词与表述就会遭到删帖,封号,甚至被帖上“负能量”的标签,遭受社会舆论层面的冷暴力与孤立。
我翻看留言,对这类口号式的精神胜利法则一概是免疫,甚至屏蔽的,病毒是无视民族优越感的,病毒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在留言中检索有价值的信息,无非是真相,民众想知道的无非是疫情中“封城”后的西安真实民生民情,要让人民说话,说真话,要让权力受到舆论的监督,让西安人民真正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与声援。
看到大量这样的留言,我心中不免有些悲痛,甚至有些愤怒,悲痛的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可人民的精神却像是乞丐,他们在感恩,与其说是在表达,不如说是在祈求,这不像是疫情肆虐,而像是蝗灾来了。
他们连感谢语都一模一样,像是标语,口号。都像出自同样的文案,这让我联想到几天前看到的一个西安市民下跪感恩视频。
让民众有饭吃,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保障,活得有尊严,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工作,为什么要人民感谢与感恩呢?人民不但不需要感恩,并且需要对政府工作提出要求,反馈真实的需要,活下去是底限,应对疫情是目的。政府不是恩赐民众的上帝,不是教化民众的爹娘,而是民众的公仆,为什么人民跪下了?
如果说这些留言就是真相,那么这则新闻将毫无价值,或者说情况非常理想,直到我下拉看到了不同的声音。
我不知道有多少民众的留言审核不能通过,有多少民众吃不上菜,有多少民众想要表达,百度一向是媒体界的王爷作派,但透出这几条理性的声音,留言,还是瞬间把这条浪漫主义新闻热搜拉回到现实主义中来。
“你不缺不代表别人不缺,“ ”真的要重视务实些!”
是啊,诚如这几位网民所说,西安面临着如此的严峻,这座辉煌的城市承载的不是大秦的虎狼之师,不是大唐的风流气象,而是几千年不变的黎民百姓。
当感恩现象成为一种潮流时,西安就真的生病了,生理上的疾病并不可怕,因为还有办法救治与应对,心理上的疾病则是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人可以应对与救治。
西安是一个地名,一座城市,我不认为西安是形容词,而是一种历史。
诗人琉璃姬:写作也是将头摁进黑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