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不仅论证了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也反应了如今汽车市场的现状。那就是,先有懂车的老司机,才能发现哪个是好车。否则即使好车存在,也会被不懂车的小白们“雪藏”,这就是好车不一定好卖。
其实有不少的消费者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小白,购车时往往更注重价格、外观、空间等看得到的因素,却忽略看不到的性能和性价比,导致市面上不少好车因此“明珠蒙尘”。他们对高颜值趋之若鹜,对销量爆款盲目跟从,买来的车没有个性,性能又不出众,添置新车这样的高兴事儿,却很难以令人满意的驾驶体验圆满收场。
http://p3.pstatp.com/large/12db0005784e68de856f
老司机们则与小白截然不同。相比之下,他们读得懂设计语言,了解空气动力,能够通过性能发现驾驶乐趣,透过价格看到性价比。他们花着一样的钱,理智地选择了配置更高、性能更强、更安全的爱车。
总而言之,小白看排行,老司机看性能,想成为老司机,还得从正确选车做起。对同一款车的态度区别,或许就能看出小白与老司机的差距,就比如上汽名爵锐腾。
2015年上市以来,名爵锐腾已经在SUV市场征战两年。“8秒破百”、“38米刹停”……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关键词,已经为名爵锐腾贴上了高性能的标签,让它在十万级这一细分市场内鲜有敌手。
车的性能要用路去考验,名爵锐腾也用不断的征战,传达着其对于性能的执着追求。今年7月,名爵锐腾开启“十项全能挑战巅峰”活动,载着老司机们先后征服了新疆独库公路天山十八弯、恩施壁挂公路、庐山九曲四百旋,以及陕西太白山、吉林长白山、四川夹金山、浙江括苍山共七站名山险路,这都要得益于名爵锐腾高效的动力、优秀的底盘调教和超越同级的安全保障。
采用上汽世界级“蓝芯”高效动力科技的名爵锐腾,搭载2.0T发动机,匹配6速双离合变速器,最大功率220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换挡时间缩短至0.2秒,百公里加速8秒内轻松完成。此外,名爵锐腾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69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器,可实现“6升过百”的超低油耗与澎湃动力的完美结合。
在底盘调教上,名爵锐腾采用增强型麦弗逊前悬挂和多连杆式独立后悬挂,扎实的保时捷专业级底盘调校,带来超乎预期的驾驶表现,兼顾操控性与舒适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傲视同级的十五位一体旗舰级防护,让老司机们能在征战巅峰之时无后顾之忧。在去年最严厉的C-NCAP 2015新规实施后的首次测试中,名爵锐腾以55.9分的同批次最高分,获得C-NCAP五星安全认证,以远超同级标准的安全保障,为高性能和安全出行做背书。
http://p3.pstatp.com/large/12df00072af60e39dd37
这样的名爵锐腾,当然是很讨老司机欢心的,众多真正懂车的人也将它入手成为自己的爱车,这或许正是看得明白汽车性能的老司机们的精明之处。相对于一些只看外观、内饰的汽车小白,老司机们知道一辆车的性能,才是购车时最应该考量的重要指标,换句话说,老司机与小白之间,所差的只是一辆车的距离。
其实,名爵锐腾不仅让老司机们看着喜欢用着开心,它超越同级的高性能甚至吸引了国际一线明星为它证言。出演卷福的本唐尼迪克·康博巴奇、利物浦球星迈克尔·欧文、和知名赛车手林志颖,也曾参与到名爵锐腾的8秒破百挑战中,并不断刷新成绩,为车辆优异的操控性能点赞。名爵锐腾7.89秒的百公里加速和36.29米的百公里刹车距离,在中国品牌SUV中排名第一,更超越了部分豪华品牌SUV,权威汽车媒体也给予它极高的评价。
http://p3.pstatp.com/large/12da0005b2668cf38ae4
值得一提的是,名爵锐腾将在本月19日焕新上市。而在几天前,上汽乘用车发布了全新锐腾的官方图。通过图片我们看到,以性能为核心亮点的名爵锐腾,在外观和内饰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在迎合年轻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产品力和性价比。
http://p1.pstatp.com/large/134c0000ad9e10b44067
全新锐腾对前脸进行了大幅调整,上进气格栅加粗,下进气格栅尺寸缩小并以镀铬条装饰,视觉上带来更加稳健扎实的感觉。新车增加的运动导流风格,取代了现款雾灯设计,进一步提升运动感。不只是外观,全新锐腾的内饰也迎来焕新,用大面积的软抱覆增加座舱的品质感。与此同时,空调出风口处金属材质的装饰条,体现了上汽精湛的制造工艺,也使得整体精致感加分。拥有百年运动基因的名爵品牌,借助全新锐腾,传达着对性能的坚持、与年轻人沟通的意愿、对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尊重。
这也就意味着,名爵锐腾在同级性能第一的基础上,又要通过全新的升级在市场上重重发力了。这样一款只有老司机才懂的十万级SUV性能王,你能否成为它的伯乐?如果你不是小白,那么,就该和全新锐腾一起,去征服你心中的那座秋名山!
欲了解更多汽车文化,实用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汽车很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