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考得不理想的考生会思考是否复读的问题。当他们向别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得到最多的答复就是“不要复读”。
很多人都认为能够不复读就应该不要复读,因为复读生的压力比高三时一年所承受的压力大很多,复读会比高三更辛苦。我们学校的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一向喜欢为所有的事情做好充分的准备。高考放榜之前,我了解了很多与填报志愿有关的事情,我还在各个批次选好了实力不同的多所学校,同时我还做好了有关复读的心理工作。所以回学校拿分数条那天,我去了级部办公室了解复读报名的时间、手续、学费和上课时间。当时有很多同学在级部办公室,问了老师们很多和复读有关的问题。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位级长说“复读生的心理压力比应届生大N倍,如果回来复读必须有很大的决心”。
我不是觉得复读没有压力,而是我觉得关于复读,我们不要理所当然,不要别人说什么,我们就全部相信。
百度上对于复读生的心理压力是这样说明的:对考生的心理压力也是各种各样,有的人对过去的抱怨,对曾经与自己一起奋战的同胞们,或许因为优势与势力,或许是因为运气比自己好,从而导致很难让大人们捉摸的心理因素。一方面也由于年龄的影响,生活枯燥与压抑,同时有时也会经受不住自己人生特殊时期带来的考验。高考复读后在第二年中若是考出好成绩,超越了上一年,实属不易。这其中的综合努力,与自己的心灵与思想作斗争远远地超过了纯粹为高考而复习的努力。
在网上搜索“复读生”可以发现,对复读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很多不要复读的声音,因为压力太大,复读太辛苦。很多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而很多最终选择了复读的学生,或许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其实没有太大,或许和高三差不多。但是就是因为听了太多“复读压力大”的话,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那种听了太多别人的看法,那种常规的思维最终让他们毫无感觉地陷入了压力重重的深渊。因为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扰,复读压力大成为了很多人理所当然的想法,这让他们的思想时刻绑紧,在第二年高考中压力过大而发挥失常。也许这正是复读生第二年的高考成绩更加不如意的原因之一。
相反,如果复读生不以大家都那样认为的一般思维去认为复读压力很大,一般都不会陷入最常规的思维,不会因为心里觉得压力大而真的感觉到压力很大,不会因为自己听别人说了复读的压力而产生的心理作用被压力。这样,我想复读生能够适当地处理压力,从而有动力去努力奋斗。而且复读生已经备考了一年,基本掌握了一些应试技巧,做的题目也很多了,不管怎么说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复读生在第二年备考中应该是比较轻松和顺利的。我猜想,那些复读后在第二年的高考中取得的成绩比第一年高出几十分甚至上百分、排位进步几千甚至上万的考生,和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吧?也许,他们在听了别人的看法后,没有盲目地相信,没有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形成负面的心理作用吧?
复读生应该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复读压力很大,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复读生面对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复读生应该记住:凡事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得出符合自己的结论,别人的说法和体验只是一个参考,虽然我们能够去借鉴和听取,但是不能理所当然。当然,最重要的是,复读生应该要相信自己,要更加自信,要相信自己备考了两年,第二年高考一定不会比第一年差。
我一直都相信,如果我们盲目地听别人说复读压力很大,我们会形成一种恐惧的心理。在已经接受别人的说法的情况下,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想就被别人的说法占据了,无形中也觉得复读压力特别大。所以,不要理所当然。每个人承受压力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别人觉得压力大,但有一些人就不这样觉得,有一些人甚至觉得没有压力。
关于复读,关于复读的压力,听了别人的说法后,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思考和更加理智地作出决定,但是不要理所当然。抛开那些会束缚我们思想的外力,细心地聆听我们心底处最真实的声音,我们才能作出最无悔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