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减负害了谁?
(2013-01-13 16:17:16)
标签:
育儿 |
三岁小孩都知道现在政策规定学校不能收任何补课费。但是面对高考,为了升学率和再创学校新辉煌,学校不得不补课。学校一补课,就要给老师发放补贴。长期地发放补贴会导致学校财政赤字。于是校方想方设法“收”补课费。而最好的手段就是通过“家长委员会”,以募捐的方式获得足够的补课费用。
我不反对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导致了严重的跟风问题。
现在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有的人住别墅开洋车,根本不在乎一千几万;而有的人只能解决根本的温饱问题,省吃俭用存一千几十给孩子上学……这种现象在我市司空见惯。
于是,在高三的家长会募捐中,有钱人一出手就是几千几千的大钞,中等收入者几百一千地拿出来,而贫困的家庭,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却也要跟着捐几百块——他们怕丢了孩子的面子,更加怕捐得少老师会很少关注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一个班五十多人就能得到以“万”开头的钞票!
我有一个堂哥所在的班级捐得最多的是几千,最少的也是五百,虽然有人很不乐意,也没有经济能力,但面对高考也只好慷慨解囊。
其实我们有权力选择不捐的,但在这方面却没有了选择的余地——没带现金的家长,学校会发一个银行账号,没有参加家长会的,学校发了手机短信。而且捐钱都是实名登记制,校方有记录,你捐还是不捐?
“减负,减负,减负”,到底害了谁?学生因“减负”压力倍增。家长因“减负”顶着压力盲目掏大钞。这种攀比、从众式的捐款,国家还不如下政策允许学校合法地收取补课费?也许这样费用还会比较公道,又能令一些家长更加心服口服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