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酒精的热能很高,1克酒精产热7Kcal,且不含其他营养素,并给肝脏带来负担。 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尤其以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时。
如果无法避免,也应尽量不饮白酒,而选用酒精浓度低的红酒,并避免空腹饮酒。
二 注射胰岛素者少吃多餐很有必要,4-5餐为宜,可以预防低血糖发生。
1 定时定量进餐,与药物作用、运动时间保持一致,使血糖不会波动太大。多吃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各种蔬菜。
2 少量多餐,将正餐的主食匀出1/4的量作为加餐。
3 多选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可有更强的饱腹感。
4 将口味变清淡,也会降低食欲。
5 糖尿病饮食并不意味着要多吃肉少吃饭
三 以下观点是错误的,一定要注意:
1 单纯控制主食的摄入就等于饮食治疗,饭吃的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2 咸的食品或含甜味剂的糖尿病专用食品不需控制摄入。
3 多吃了食物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药剂量就可以使血糖正常。
4 饮食控制已非常严格,吃点零食充饥没有关系。
5 少吃一顿就不用再吃药。
6 采用胰岛素治疗后饮食就不需要再控制了。
7 植物油中含有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动物油要好,因此不需要限制植物油的摄入。
8 膳食纤维对于控制血糖有利,因此每日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9 用尿糖试纸是否变色评价食物是否含糖。
10 山楂(红果)或流传的降糖食疗方法都可以降糖,毋须限制。
11 吃馒头比吃米饭升血糖更高。
12 不吃糖,但可以多吃些蜂蜜。
四 运动注意要点:
1 了解自己在运动前、中、后的血糖变化;
2 血糖高于14mmol/L,不要运动;
3 运动要有规律,强度应循序渐进,由低到中;
4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合理安排时间;
5 避免高强度运动,防止意外伤害;
6 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以备出现低血糖情况下食用;
7 穿着舒适的鞋,并注意足部护理;
8 锻炼前多饮水;
9 如运动前血糖较低,应先加餐;
10 运动会引起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强,应注意饮食控制;
11 如果进行激烈长时间运动,应监测血糖并注意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用量;
12 运动减体重亦缓慢进行,每周减重400克。
13 高血压:不举重屏气;
14 周围血管病变,走——休息——走;
15 视网膜病变:不举重、不潜水,头不低于腰;
16 周围神经病变:避免过度伸展,不负重。
17 步行:简便、易行、有效、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运动强度较小,比较安全;
特别适合年龄较大,身体较弱的患者;
快速步行900-100米/分,中速步行70-90米/分,慢速步行40-70米/分;
建议从慢速步行开始,逐渐增加步行速度;
时间可从10分钟逐渐延长至30分钟;
距离可自500米延长至1000-1500米;
中间可穿插一些爬坡或登台阶等。
18 运动时间段的选择
通常于餐后1-3小时之间活动为佳,因为此时血糖水平升高;
避开药物作用高峰,以免发生低血糖;
若必须在药物作用高峰时运动或体力劳动,应适当增加饮食。
五 糖尿病足部护理指导
平时仔细检查脚部是否有水泡、割伤、擦伤或其
他变化。检查时特别留意趾缝。若有受感染的迹象,如皮肤发红、化脓或肿胀等应立即予以处理。穿鞋力求舒适宽松,大小以超过大拇指半寸为宜,防止发生鸡眼及胼胝。穿着清洁而吸汗力强的袜子,最好选用轻羊毛织的,棉织品次之;丝织和尼龙织品不宜穿着。定期修理趾甲,胼胝和鸡眼则应用较细的趾甲锉使之平滑后,将润肤液涂于患处。洗脚宜用温水及性质温和的肥皂,因DM病人足部敏感度低,常因感觉不到过热的水温而致足部烫伤,故最好采用淋浴而不在热水中泡脚;洗脚后将脚擦干,尤其注意趾间;除趾间外,涂上富有营养且无味的滋润膏。 指导DM病人进行运动锻炼,促使脚部血液循环,避免足部发冷及组织坏死,要求病人每人反复做此运动1h。保持足部干爽,若脚汗过多,可用爽脚粉洒在趾缝间、鞋和袜内。 DM患者若患足癣或湿疹,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用处方药治疗;若足部患胼胝或“鸡眼”,绝不可自行用刀片切割或在无医师的指导下自行购药治疗,避免因皮肤破损导致感染。避免足部受伤。如足部外伤,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和护理。
糖尿病病友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低血糖的存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