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唯得苦丁茶!

(2014-03-12 20:33:49)
标签:

健康

 

提起“历史”二字,第一个感觉便是沉重,如果要将这沉重的感觉在诸般茶叶中找个对应,那就非苦丁茶莫属了。

历史底蕴深厚,可让人反复思索,回味千年;苦丁茶入口即催人警醒,余韵更是无穷。历史,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历史;苦丁茶,亦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茶叶。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种对历史的解读一般,一千个品茶者心中也有一千种对苦丁茶的回味。

我是个喜甜不喜苦的人,所以并不喜欢苦丁茶,因为纵使与其他茶叶搭配来喝,依旧苦得难以下咽。说来也巧,自小学时,历史竟然是我的弱项。

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一翻开历史书就觉得头痛,那么多年代记事总是记也记不住。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历史这个东西承载了太多的是非曲折,而当时年纪小,又看不懂,只得死记硬背。史书上的字字句句虽看起来白纸黑字清晰明了,但实际上,有哪一篇背后不是饱含着鲜血和眼泪?若真能看透,面对满纸鲜红那里还学得下去?

如今我已非当年孩童,偶得闲暇,反而萌生出读史的念头来。倒不是为了去背诵历史课本中那些年代与所谓的历史意义。只是想从真正的古文卷轴中窥得一二,历史,到底告诉了后人些什么?

于是,在这样的心情下,便有了下文的这段读史小记——

余才疏学浅,文法拙劣,本不欲见笑于人。然闲暇中冒冒然效法古之贤者,欲读史书以明志。不求闻达上位,但晓世事变化之理,以明其心,正其言行,求问心而无愧耳。因不才鄙陋,未敢以二十四史为先,仅读自秦以来历代帝王之书,以求于王朝兴衰之中参悟天道。

余观开国之君,大多出身贫寒,尚知仁厚,虽偶有狡黠无赖者,亦可体恤下情,宽以待民,以求帝祚长久。其谦和温良者如刘秀,容子陵于一蓑烟雨;强势无赖者如刘邦,逐霸王于四面楚歌;更有吴之孙权、唐之太宗,其亲贤远佞,严以治内,宽以待民,可标榜后世。

而亡国之君,亡国之法虽异,然其道通也。听信奸邪小人者有之,放任外戚专权者有之,专宠后宫妒妇至祸起枕畔者有之,甚至无辜受噩,死于非命如东晋司马曜者有之,履至尊而跑驴玩狗,卖官鬻爵如刘宏者亦有之。

开国至亡国,期间或有中兴人物,怎比碌碌无为者多如牛毛。纵使铮臣烈士言者谆谆,昏朦之中亦是听者藐藐。

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未必开国者皆优,如明之太祖,帝业甫成,贤良功高之臣遭戮;魏之开国,四方未定,庭燃煮豆之薪;怎比义起陈桥,杯酒释兵,兵不血刃,恩泽六合。未必继承者皆劣,尤使家国中兴之君,堪为称道,如武帝刘彻,扩旷古之疆,创宏图盛世,功可比开国,纵后世论其好大喜功,毁誉参半,亦不掩一代雄主之德。未必亡国者皆不堪,东汉献帝本非昏庸无能之辈,所以失天下者,盖朝廷积弱,威权已去,些许恩惠不足臣民心耳。

至十六国,总共不过百三十四年,朝代更替竟达二十有一,天下动乱至此,诸君侯或读《诗》《书》,少有文采,罕见文章传世,唯以战功自居,以致烽火四起,生灵涂炭,可谓心怀仁义者稀,穷兵黩武者众。

观君臣上下之礼,余有所感焉。

史书有云“君明则臣直”。为人君者,吹毛求疵,惟务雕虫,不识人,不善任,貌似事必躬亲,实则胸无大志,碌碌于细节之间而置庙堂宏图于不顾,至文案堆积如山,轻重缓急莫辨,其为治安能长久?待祸起萧墙,方惶惶然罪己,然大祸已成,徒遗笑柄。楚桓玄之流,皆如此辈。安能久君其臣?

为人臣者,戴震立之威,挟不赏之功而能自全者寥寥。如越之文种,秦之白起,汉之韩信,皆受戮于功成之日。始皇之后,隋唐之前,位极人臣而谦恭礼让,谨言慎行终其一生者,实为凤毛麟角。纵观两汉,唯有仲卿,遍览三国,可推诸葛。

由是观之,为君者鼠目寸光,是非不分,国祚必难长久,听信佞幸,惟任诺诺碌碌之辈,终至祸起萧墙;为臣者太过张扬,居功自傲,是难保周全日久,恃才放旷,恃宠而骄,必招无端祸患。

盖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以出世之心入世,怀乾坤而若虚谷,无汲汲于名利,但求俯仰无愧,虽混迹红尘,亦不枉天道。

 

 

【苦丁茶】

概述

苦丁茶,味苦,性寒。主风热头痛齿痛目赤聤耳口疮热病烦渴泄泻痢疾

亦食亦药,可调整用量用于老年人养生保健。

典籍

《本经逢原》:止痢

《医林纂要》:治天行狂热

《本草纲目拾遗》:逐风、活血,绝孕

《本草再新》: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

《本草求原》:清肺脾,止痢,清头目

《中国医学大辞典》:散肝风,清头目,治耳鸣、耳聋、盯耳流脓,活血脉,凉子宫

《四川中药志》:能清热散风,除烦解渴。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及食滞有痰

食谱

苦丁茶:

枸骨叶、茶叶各等分。每次4g,沸水冲泡,代茶饮。一日2-3次。有清热降火,清咽利喉,降血压、血脂功效。

枸骨女贞饮:

枸骨叶10g,女贞子15g,生地黄20g,煎汤饮。本方以枸骨叶清热养阴,女贞子、生地黄补肝肾、清虚热。用于阴虚内热,潮热盗汗,或肺结核发热。

备注

苦丁茶有量少味浓、耐冲泡的特点,故初次饮用者应慎重用量;

苦丁茶性寒凉,对于有畏寒疾病的人来讲,宜热饮,在冲泡时可以和红茶、乌龙茶等热性茶或与桂圆、红栆、枸杞、冰糖等热补药材一并冲泡,既可对苦丁茶的药性有所中和,亦可兼具其他茶、药的优点

夏季饮用时还可以与蜂蜜一起冲泡制成苦丁茶甘露,口感极佳,清凉解渴。

苦丁茶与其他茶叶一并冲泡时比例宜为1:9,最高不过2:8,以免苦丁茶掩盖其他茶叶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