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文/花儿落下
如今,影视技术与资金投入与《少林寺》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新少林寺》在技术层面无疑要胜出前者很多,但是走出电影院,除了被紧张震撼的音响和打斗弄的晕炫炫之外,对影片禅的精神主题却已经“放下”了。事实上,《新少林寺》以武禅作为文化主题确实很有创见,不仅以禅体现了佛门少林寺之精神内核,而且给少林功夫的打斗设计留下了空间。但是,艺术的主要价值在于文化思想的传播,《新少林寺》无疑颠倒了文化与打斗的主次,不仅打斗没有彰显禅意,而且,全篇来看,并没有揭示禅文化的深刻主题,反而更接近江湖打斗的俗套,当然,正如禅是无处不在的,江湖打斗中也有禅性的存在,遗憾的是《新少林寺》不过如是。
与李连杰版《少林寺》比较,从文艺的角度来说,《少林寺》体现的是勇猛反抗之精神,在国家正义缺失,没有力量来给予人们关爱与福泽,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护、冤屈得不到声张,人类基于自卫的本能就呼唤丛林法则,以暴制暴,同态复仇。所以,《少林寺》同样是充斥打斗与杀戮,却是情感色彩鲜明,基调明确,大家看的就是打戏,好人打坏人,正义战胜邪恶,是人类追求正义生活的本能。所以影片中打的越厉害,主题越突出,观众越高兴,它本来就是这么简单和鲜明。
而《新少林寺》中打斗固然丝毫不逊色于前者,为何而战却显得苍白,远没有《少林寺》中那么简单直接,痛快淋漓,充满激情与力量。没有价值的支撑和引导,在精彩的打斗也只是声音与形象中的过眼云烟,很难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按说,禅宗讲的是和平与宁静,用打戏来表现禅宗,却实有难度,但无论如何,我认为应以少林功夫、少林弟子为主角,用少林寺的文化与武功去度化邪恶力量,然而影片中刘德华虽然皈依佛门,然而其精神领悟上的改变却并不明显,而更多的是其自身、家人的变故使其有所体悟,少林寺看似仅仅提供了一个处所,难度这就是禅文化吗?毫无疑问,只有少林寺能完成对禅文化的诠释,不管刘德华由一个杀人如麻的军阀到遁入空门,再以佛家弟子身份度化谢霆锋,禅的精神看似梅开二度,实不如一花之怒放充盈。
个人觉得影片中刘德华在牌匾上写的“不过如是”四个字略显禅意,遗憾的是最后他又擦去了这四个字,如果在不擦去上做些情节应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