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须忍受更高物价的逻辑矛盾

(2010-10-18 14:56:17)
标签:

杂谈

/花儿落下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1013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国须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涨率,现在加息难以控制通胀,且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CPI11月份或会上涨至5%……

一时,本就紧巴巴过日子的人们又凭空增加了几许忧愁,这些绝大多数人完全掌握不了命运,这在政治上或许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一直在政治之下,而未有过参与政治之中,这样,作为良民,被要求怎样活,就怎样活也就罢了,本来是不应该多说什么的。只是在该命题中,确实有自身的逻辑矛盾。

首先是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物价的上涨下降是经济规律,自然没有要求人们去忍受一说,因为价格这一定的时期内总会受商品内在价值的约束,是不至于离谱的,总要保持一定的平衡。除非这种上涨是由于不公平的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理者为了内心的愧疚,而要求人们忍耐,因为这种上涨毕竟有点不好意思了……当然,如果把这个问题回到政治的领域,那这个矛盾、这个问题又完全不存在了,因为政治必须是正确的,至少,它是不可评价的。

其次是经验上的矛盾,一个人的生活在出支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需要增加支出,那必定需要提高收入,否则生活就难以为继,然而在可以预见的情况下,收入的提高是渺茫的,而支出的提高则在决策者的手中。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如果说在房地产等行业制造的经济大泡沫中,普通老百姓还可以苟且生活,那么在将来的普遍的更高物价的坏境中,这日子可真是不好过了,没有更多收入如何忍受更高的物价呢?

目前,通胀的预期几乎已经是显见的了,然而,多数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又不是通胀的制造者,因为如果他们是,他们早就得利了,也就能顺理成章的承担通胀的后果。但是现在,这些人却要为这个结果买单,无疑他们要过更艰苦的生活了。我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是世界第二,老百姓的日子却不好过,这是为什么呢?

没有藏富于民的经济注定是自话自说的泡沫经济,通胀引起的高物价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却没人愿意负责,只有老百姓默默的去承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