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要爱敌人

(2010-10-17 22:14:13)
标签:

花儿落下

杂谈

/花儿落下

对于中国人来说,“爱”主要作为动词的意义使用,比如我爱你,你爱谁,为什么要爱等等,当然也有作为名词的情形,如有给我的“爱”,谢谢你的爱等话语中,但是,很少有这样的意境:即把爱作为一个普遍的东西,一种流溢出万事万物的源头的事物,事实上我们的民族不善于去追问这个本源的普遍的东西,哪怕按照中国人的习性去总结出它是某一种感悟式的东西,而顶多如《老子》的“无”、“道”做个不了了之的领悟——我绝不是狂妄到要否认“道”里面的高深思想,而是认为那些各家对《老子》“道”或“无”的解释实际上已经脱离诠释学的意义,而是各家另创了本体思想,只是挂上“道”或“无”的名头罢了。

但“爱”这个词在无论哪一个民族中都是一个高频词,只是我们国家貌似是缺少一个绝对的爱的理念背景的,这样,爱时说爱,不爱的时候,爱就凭空消失了,一个能消失的东西就不是一个永恒的东西,不是永恒的东西就不可能被认为是起源性的事物,因为它还不是逻辑的起点。爱并不是一个无处无时不在的东西,而是有选择,因时而异,因对象而异的。

一种没有达到理念高度的爱,只可能作为工具的意义闪现在与具体对象的联系上,所以我们永远理解不了为什么要爱邻人、爱我们的敌人,因为去爱一个自己所憎恨的对象看似在逻辑都是矛盾的,更别说是已被绑架的道德情感上了,然而,这里的憎恨是一个多么下位的概念啊,如果爱是本体、是本性的话,那么恨、恶绝不可能是有资格和它平起平坐的,因为在善的国,爱才是王。在基督教的学说中,爱常常等同于神(如圣经中:In the beginning,there is love,love is god……)

所以,当你要说爱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你要爱,要真爱,真的必是永恒的、不变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超越具体的对象,要在具体的对象上看到普遍的存有,要像爱你某一个你所爱的人一样去爱所有人,因为你是爱的,如果仅限于具体的对象,爱怎么能够永恒呢?具体的对象总是要消失的,真正的爱是不需要做具体的选择的,是大爱,博爱,就像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

所以,当你不爱的时候,要提醒自己,我的爱去了哪里?如果爱是好的,恨是坏的,那么此刻心中充满恨,不是让坏的战胜了好的吗?而我们明明热爱好的事物的呀,而且我们在心智上是完全的自由人!

但要我们也爱我们的敌人吗?这看似是怎么说也做不到的,可是如果如前所说,我们又没有充分的理由不那么做,那却怎么办呢?可不要动摇、放弃我们自己立下的并且已经完全认同的法令,因为那是对的,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爱,爱我们自己、也爱我们的敌人,说爱敌人也并不是逻辑矛盾,如同恶,敌人也是下位的概念,但我们要消灭敌人的,目的是要达至善,实现我们的爱。

这样,在爱的荣光下,即便我们的反抗敌人的行为,也是理性的、节制的、安静的,因为我们也要在行为中为爱所称道,这是我们自己的法令,我们因这个作为我们本性的普遍的契约而团结一致,我们的力量也凝聚在其中,我们与爱共存,并且要实现我们民族在世界上的善与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