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即将消失的优秀童书(三):“世纪三国”系列
(2010-08-05 23:06:39)
标签:
杂谈 |
书名:“世纪三国”系列(2本)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7月
适读年龄:9岁以上
当当资料: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65685&ref=search-1-A
只看这套书的作者阵容,就知道有多么强大——
罗伯英潘: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世界为谁存在〉就是他的作品;
钟孟舜:擅长历史漫画,在日本出版界广受关注;
罗吉甫:三国历史研究者,有多部三国的著作问世;
郝广才:格林文化老板,〈好绘本如何好〉的作者。
这两本书在当当上销售一年了,关注的人很少,连三国电视的热播,曹操墓的争论都没有带动这套书的销售,我有时真的怀疑大众对好书的识别能力。
李嘉诚基金会曾经买来这套书送给香港的中学生,李嘉诚也曾为这套书做序(不知道为什么简体字版没放上去)。国内的企业家,不管你有真博士文凭或假博士文凭,都应该翻翻这套书。
罗伯英潘善于处理宏大的场面,在具体的历史细节也很准确。一位老外能把中国的历史题材处理得这么好,实属不易,也会让一些图画书领域的“爱国者”受伤吧。我想,我们的画家如果有一天也能参与到国际合作中,画出别国的故事题材,那就是原创图画书崛起的时候。
这套书最耐读的是知识介绍部分。古往今来、地理历史、人文物具、正史传说,无不涵盖其中。例如,汉代的灯具是什么样?刘备托孤暗含怎样的政治谋略?曹操的音乐素养如何?我自己从这两册书获得的三国知识,超过其他渠道获知的总和。
这样体例宏大精当、知识丰富、妙趣横生的书也少有人知道,归入即将消失之列,我真的有点无语。
附:李嘉诚序言
愚昧是世上最大的敌人
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知三国的,而我们印象中的三国大都来自《三国演义》。书里有精釆激烈的斗力,英勇的关羽、威猛的吕布,冲锋陷阵,手起刀落,痛快杀敌;有尔虞我诈的斗智,曹操兵不厌诈,玩弄袁绍于股掌之间,诸葛亮和周瑜针锋相对,智计百出;有真情假义的斗心,关羽为追随刘备,挂印封金,留下千古佳话,吕布背信卖主,报应临头。
这些印象不算错,但沉迷于戏剧情节,却造成一个隐形陷阱:误导人以为战争或竞争凭仗个人英勇就可以决胜负;凭忠肝义胆就可以定江山,而诈术是必由的手段。更可悲的副作用,是造就了一种中国人之间以个人自我表现为重,重个人,轻团队意识的正当性。孙刘携手抗曹,周瑜和诸葛亮本应合作无间,才能同心破敌,哪能彼此相害呢?许多人受了《三国演义》的「毒」,每每不能真心合作,即使大敌或大难当前,还大搞费时失事的瑜亮情结。
媒体的文化力量自古就无远弗届,一纸风行,观念偏差也能代代相传滋长,愚昧是世上最大的敌人,唯有培育独立思考和慎思明辨的能力才能确保传统文化的持续更正更新。我们需要用真实的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来看有考证、有分析的三国,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拨开印象的迷雾,三国其实是最佳管理学教材。历史不会重来,但经验会有重叠。如果能从历史的基本面、技术面等各个层次,深入分析三国的每一场战役、每一个决策,就如同上了一堂宝贵、实用和有趣的管理课。例如有策略规划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汉献帝当金字招牌开拓市场,发挥古代「品牌学」成为三国最大霸主;诸葛亮规划《隆中对》,不和大企业曹操硬碰硬,而和中、小企业孙权结盟,短短一年,协助脚无寸土的刘备夺得荆州,变成一方之霸;有人力资源课,领导者的天职,就是求才、识才和用才。曹操帐下将士如云、谋士如雨;孙权摆平少主老臣窘境,知人善任建立威权;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补上阵营里最缺的谋士空缺,如鱼得水;有会计成本课,企业追求利润,必须做好损益评估。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兵力比是一比十,曹操打不打?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和曹操的兵力比是一比六,孙权战不战?有经营管理课,拜小说、戏曲之赐,常常有人光看曹操因狡诈而获胜,其实在每一个计谋之后,他都有雄厚的资本作支援,例如他首开「屯田制」,提高粮产,一年收获百万斛,军粮不再短缺。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英雄最多的时代,谋略用计最精采的时代。它有取之不尽的战役类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入演练战术、领导才能与策略的时代。我看《世纪三国》以正史为脚本,试图以图解的方式增加史实动感,将当时的行军布阵、城池建筑、攻守武器,呈现在读者面前;用生动的漫画,丰富多样的专题辟栏,介绍三国的时代背景、战略政策、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让三国不只是传说演义,而是易学的课本。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好的管理者,要精算出企业的支点,支点的正确无误才是结果的核心,而这门功夫倚仗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见的关连和次序,知识备战帮助你在人生战场上找到最佳支点,这样在关键时刻才可在翻掌间赢得胜利。然而请不要忘记,能力再强的人,尽管你能征服全世界,没有容人的胸襟你也装载不了成就,三国中大家都想得到天下,而天下却未见归何人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