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拘一格的家访方式可事半功倍

(2016-07-18 06:50:59)
标签:

不拘一格

家访方式

事半功倍

感谢 没力号老师 推荐本博上新浪博客首页《生活》栏!
不拘一格的家访方式可事半功倍

       每年的寒暑假,都是家访高峰季。如何减少家访的盲目性,提高家访的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地实现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合作,这是摆在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一道试题。

       大家知道,家访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为了做好家访工作,我们的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有时冒着风雨,顶着严寒;有时空着肚子,忍着饥饿,可常常事与愿违,家访的效果不理想,家访不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家访的工作效率,实现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合作呢,专家建议,班主任应带着一颗赞美友善的心、一颗宽大包容的心,本着与家长合作商讨的态度,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家访方式,不拘一格地开展家访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江苏某实验中学的傅春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不拘一格的四种家访方式,可以借鉴:

      1、赞美式家访
      一般老师家访都是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才去家访,其实这个时候学生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心里是惧怕你的;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心里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换一个思维,带着一颗赞美友善的心、一颗宽大包容的心去家访,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江苏某实验中学的傅春松老师介绍说,他班上有个学生王某是个双差生,前任老师对他采取了很多方法都没有奏效,所有的老师对他都失去信心。傅老师接手这个班后,第一个就是去接近他,了解他。傅老师发现,一次班级的电脑鼠标坏了,影响教学。王某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二话不说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鼠标和鼠标垫,让教学得以继续。傅老师觉得,他其实内心是很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的赞扬的。所以,第二天的晨会课上,傅老师表扬了他,也许是想在新班主任老师面前争取表现吧。表扬后的他,还主动承担了班级的卫生死角的打扫和整理工作。傅老师觉得很有必要去家访一下,让他的家人也知道他的变化,并争取家长教育的支持。家访中,傅老师说,我还不太了解他的过去,我觉得他非常有集体观念,这是现在许多学生所不具备的。于是,傅老师就举了上面的两个例子。他和家长听了都很感动,说从来没有老师表扬过呢。后来,他无论是学习还是校规都表现的很棒。

       2、换个地点家访
       家访时,老师通常都是去学生家里,因为上门家访是所有老师约定俗成的家访形式。但傅春松老师却另辟蹊径,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采取不同的家访地点。他刚接班的时候,听其他老师说:班中的张伟同学,家境很贫穷,父亲办厂倒闭了,家里房子抵押给了银行,暂时寄居在老城区外婆家。而且他的自尊心特强,从不愿别人提起这件事,更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忙。傅春松老师知道后,就把张伟和他的母亲约到学校对面的小公园里,在公园的凉亭里,三个人进行了一次很特殊的家访。既维护了学生和家长那颗自尊而脆弱的心灵,也达到了家访的目的。
       傅老师班上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分居两处,平时都忙于应酬,孩子住在爷爷家。家访到哪一家都不合适,于是傅老师灵机一动,分别打了三个电话,把他的爸爸妈妈和他都约倒了离他家较近的一个茶社里,在那样温馨的环境下,三个人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讨论的问题很快得到共识,原来不太和睦的家庭在那样的氛围中也变得温馨起来,对于这位学生而言,那样的场合,那样的感觉,那些话语,也许会让他终身难忘。

       3、征询意见式家访
       傅老师还有一种新的家访方式是——征询意见式。在假期之前,傅老师让希望老师到自己家家访的学生写邀请书,上面写上邀请老师家访的理由、需要老师和家长做怎样的沟通、解决什么问题等。这样一来,学生由害怕老师家访变成喜欢老师家访。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都主动递交了邀请书,写的家访理由各不相同,但都是一些实际问题。在家访时,傅老师会提前一天与学生打招呼,并且家访时都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与家长谈话的,例如一个学生嫌他母亲在双休日经常带人回来打牌,干扰了自己的学习,傅老师就委婉地向家长提出,假期一定要多陪陪孩子,更不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还有一个学生嫌他母亲太唠叨,傅老师就向他母亲提出,督促孩子学习是好事,但要有个度,任何事太过了就会适得其反。
       征询学生的意见后再去家访,使家访更有针对性,能有效促进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更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效果自然更好。

       4、避开父母去家访
       家访时如果爸爸妈妈在场,有些话不太好说,说重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说轻了,隔靴搔痒,达不到效果。所以,为了提高家访的效率,傅老师有时选择避开父母去家访,在学生家里和学生促膝谈心,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因为父母不在跟前,可以不必用顾虑学生的面子,可以做很坦诚的交流。这样的交流与在学校谈话也有区别,在学校,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是居高临下的;而在学生家里,学生感觉到老师是朋友,距离感会消失,对立感也会荡然无存,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些学校里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一次班里需要调换一个学生的位置,该学生不理解,与老师发生了争执,而且表现很过激。如果为这事找家长家访,矛盾定会激化。傅老师选择了避开父母的家访方式,第二天,在这位学生的父母上夜班时到他家去家访。在自己家里,学生履行了一个主人的职责,给上门的老师泡了一杯茶,在袅袅的茶香中,师生开始了真诚的对话,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谈话在轻松、诚恳的气氛中进行,问题迎刃而解。
       看来,有时避开父母去家访,不失为一种睿智的选择。


不拘一格的家访方式可事半功倍




感谢 没力号老师 推荐本博上新浪博客首页《生活》栏!
不拘一格的家访方式可事半功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