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博乐倾湮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要闻栏
日前,广州小升初传出了“只面谈,不进行笔试初筛”的消息。不过,根据去年小升初的经验,“面谈”不等于不出考题。由于目前教育部门尚未公布正式的方案,因此,学校和家长对今年小升初“只面谈不笔试”的消息也在猜测之中。
由于今年广州今年小升初只能面谈,没有了笔试的初筛,而且到目前为止,教育部门对各个学校的面谈和招生人数的比例尚未作出规定,到底小升初如何推行“只面谈不笔试”?各校的“自选”尺度有多大?校长们心中都没数。尽管一些民办学校已经有了自己的设想,但能否实践尚未可知。
卓越教育校长、小升初专家周贵表示,针对今年民校面谈“群面”可能性大增的情况,家长和学生确实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平时,家长可以组织关系好、实力相当的小伙伴们进行模拟练习,一定程度上能消除孩子临场的紧张感。”
广东省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常务副校长蔡骘则表示,最关键的是人数和时间。他说,在今年以前,大多数民办学校都是采取“笔试+面试”的方法选拔学生,但今年只能面谈,没有了笔试的初筛,教育部门是否会对民办学校的面谈和招生人数的比例进行规定,成为了民办学校制定面谈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按照往年的经验,报考省实天河的人数多达几千人,而我们的招生规模在760人左右,即使按照1:3的面谈比例,也要面谈2000多人,不知道教育局会给我们多少天的面谈时间。”蔡骘说,基于时间上的考虑,今年一对一面试的可能性比较小,更有可能采取“群面”的方式。
广雅实验学校校长吴广淇很认同蔡骘的说法。他说,按照以往的招生计划,广雅实验学校大概招280人左右,如果按照1:3的面谈比例,要面谈800多人。如果比例再提高,要面谈的人数更多。
关键的问题是,根据去年众多小升初家长的经验,“面谈”不等于不出考题。去年,广州共有10所公办外国语学校采取“指标+面谈”的方式进行招生。但有学校在面谈环节用英语给学生出了一道“比考托福还难”的奥数题。还有一所外国语学校去年面试共出15道题目,其中包括13道数学题,2道语文题,不能用笔算,心算完后要马上用英语回答。对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办学校负责人表示,今年他们亦不排除在面谈过程中给学生出题,他说,如果教育局明令禁止出题,那就另当别论。
今年广州小升初各民校政策尚未揭开面纱,但估计会借鉴其他地区民校的“群面”形式。
一是上课形式,顺德中考高分“大户”德胜学校的面谈是上课形式,即通过40人左右的规模集体上三节课,课程分别是语数英三门。每一节课会安排1名老师授课,同时有5名老师旁听,对每一名学生观察、打分。老师主要会观察学生在课堂的听课习惯、语言表达、合作精神、课程思维等几方面。以“合作精神”一项为例,旁听老师会以配合态度、倾听能力、写作意识和领袖才能为观察点打分。
二是小组讨论形式,上海一所民办学校在2013年的面谈中,让学生看一段视频,内容是该学校先进学生的介绍。看完视频后,12名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讨论,主题是“如果要做一个宣传学校的视频,请拿出你的方案”。分好组后,学生进行讨论,三四位老师在旁边观察,看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组织能力。广东高明沧江中学则采用5人一组的结构化面谈方式。借鉴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考试前给学生15~20分钟的备考时间,在正式面谈开始后,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言,然后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其他组员补充。讨论过程中,评委老师不提问。
三是家长和孩子同面形式,上海一些名校的小升初面谈设置了考察家长的环节。据一位上海民办学校的校长透露,学校小升初面试家长主要是以此作为了解孩子的辅助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爱好等基本情况以及家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比如看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和学校贴合等,了解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从中观察家长的言谈举止。
春节已近,留给小学六年级学生和家长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然而,关于广州小升初的最新政策,教育部门依旧没有准信,学生和家长天天在打听、猜测,一团乱麻无法理出个头绪,只能仰首问苍天了。


感谢博乐 倾湮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要闻》栏!

感谢 Mike剑影老师
对本博的精彩点评:
这是一个极好的话题,“面试”这个在国外已经推行多年的举措,在我国开始实行,实在是一个好措施。打破常规改革教育体制,在大量需要人才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从小学开始,逐步向纵深发展。记得国外吸收中国移民时,其有关官员首先就是面试,提出一些问题,观察你的思索行为,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以能力取人。我国的类似科举的考试制度延续了几千年,虽然许多状元金榜题名,但是人的思维和创意却技不如人,通过面试,可以发现许多思想的火花,学生的愿望也会在此时表达出来,可以充分展示其思索能力和动手能力,发现学生的一技之长,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在学校中的成绩都不在优秀之列,关键是他捕捉到了到了思想的火化和创意。试想,当一个学生为他的梦想痴迷,或者对老师侃侃而谈,必定有着他积极的,可取的一面。多少年来,人才的流失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一大瓶颈。别让小学生从小就希望接受国外的教育,教育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高分不一定高能,即使高分,还得需要大脑的思索才能有效运用,解开了一道题,并不表示学生有思索的技巧。他是在为解题而解题,怎么跟上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
博主老师的议题范围极广,涵盖了许多重要的议题,这个议题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值得探讨和推广,如果我们像博主老师那样关注着改革的一切,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人才问题如果发生断层,那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能否超越其他国家,一跃而为世界科技强国,继而投桃报李,惠及整个世界。
感谢好友 增广贤文 赠玉
义务教育在提速
小学面试可升初
体制改革要深入
读书才会有前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