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发挥“余热”才得当?

(2012-09-24 08:36:09)
标签:

传销活动

老教授

阳光工程

发挥余热

怎样发挥“余热”才得当?

    “老”,不是被尊敬的理由,“老”而有德才能受到尊敬,老而不尊与少而无礼同样遭人唾弃。最近听闻了多起老者发挥“余热”的逸闻,蔷薇也对老者如何发挥余热,安排好退休生活,“老”有所为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新闻一:有着39年党龄的退休老教授朱某,购买国外公司原始股寻求高回报,发展自己的姐妹为下线,并逐层吸收会员,骗取财物,被法院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朱某在法庭为自己辩护说“我就是想发挥余热做点事”。
    新闻二:离休教师梁炳文先生,离休20年写了22本著作,91岁高龄,仍然发挥余热,笔耕不辍;张锡纯教授离休14年著书4本,创造性地构造了两门新兴学科——标准化系统工程和事理学,并提出一种全新的宇宙观——二熵理论……
    两则新闻阅后,蔷薇感概不已:老有所为,应是完善自我、继续造福社会的同义语。很多像梁炳文、张锡纯这样的老者,退休不褪色,离退休之后继续发挥余热,继续服务社会,或在不同的领域上著书立说,或在不同的专业传经送道,或关注希望工程、阳光工程,或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的进步注入了正能量。诸如曾患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王连弟老人,治愈后主持“19健康沙龙”,讲授保健按摩技法,把自己的健身方法传授给大家,使不少老年朋友摆脱疾病和不适的困扰,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好。84岁的离休干部刘云堂,自费订阅的报纸、杂志,买了棋子、扑克,在自家二楼平台上办起一个娱乐活动站,免费供邻居们活动。他还每天义务清扫胡同,把他家前前后后的100多米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无论春夏秋冬,从未间断过,老人一门心思为街坊四邻服务,20多年如一日地发挥着余热,备受四邻赞誉。而退休老教授朱某也想着发挥余热,但她却不守规矩,不走正道,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讹人钱财,最后锒铛入狱,这样的“余热”发挥不当,是社会的负能量。
    为什么在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问题上,不同的老人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纵观那些晚节不保的为老不尊者,主要是退下来后,没有了工作的规定性,不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自己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要求,私欲膨胀,不顾后果、为所欲为所致。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其中之一是:“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所以一般情况下,“有为”是年轻人的追求,老年人,只要不闲出病来,能做多少做多少,老有所乐嘛!可现实中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却不知老冉冉其已至,仍扑入万丈红尘,投身激流漩涡不能自拔,让旁人看了皆为他们的身体担忧,比如最近落马的多名年近退休的贪官,其最后的疯狂与腐败,还有不少已经退休的老者,依然无孔不入地“发挥余热”,狂捞一把。就如前面提到的退休老教授朱某,退而不休,违法敛财,最后触犯法律,断送了自己。可见,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一定要得当,不能过火,更不能出格。
    古语云:“老而不尊,是为贼也。”发挥余热必须得当,必须有一定的素质,而且要为组织和社会认可。因此,离退休老人要“老有所为”,融入社会,继续发挥余热,就要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和健康的兴趣爱好,同时,一定要不断完善自我,约束自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对社会有利的事,说对社会有利的话,绝对不能倚老卖老,把“余热”发挥过头,像朱某那样引火烧身,导致晚节不保,遗恨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先师陈自崖有一名句“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只有懂得舍弃,懂得放下,能够知足,就会心泰常乐。放下即舍,有舍必得,舍弃的是身外的,而得到的是那份无求的心境,是更多的福份。先贤古德云:平常心是道。让我们拥有一颗知足常泰的平常心,知足常乐,自勉之,共勉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