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随翩鸿彼岸来

(2011-05-05 14:43:42)
标签:

谭子沆

美国

亚省时报

大洋彼岸

华文

文化

谢谢新浪草根博客博乐推荐本文至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

 

喜随翩鸿彼岸来

 

    打开邮箱,一个大大的洁白的信封静静地躺在里面,我一阵眼热心跳,喜不自禁:“甄先生的信函终于到了!”

    这封盼望已久的信函,犹如一只穿云破雾的翩鸿,穿越千山万水,从大洋彼岸的美国飞进我的小信箱里。我迫不及待地拆开这封洁白的信函,几份《亚省时报》展露在我面前,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两个月前。

    3月上旬,美国凤凰城亚利桑那州的华文平面媒体《亚省时报》社社长、总编辑甄硕钦先生给我发来了电子邮件,说他在我的博客上看到我1月27日发的博文《被称“老”师不是因为师,是因为老矣》(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1920e0100nzr7.html)之后,很感动。因为我在这篇博文里,用了很大的篇幅回忆了我尊敬的班主任,也就是甄先生的夫人余霭蓉老师。往事重提,唏嘘不已。甄先生把我这篇博文一字不拉地全部刊发在3月4日的《亚省时报》A3版,连标题都没改,照片也用了4张。

    由于职业关系,近年自己的文章常刊发在国内和省内的各大报刊、杂志上,但文章登上外国的华文平面媒体还是首次,心情当然有些激动。我立即回了一封电子邮件,请先生给我寄3月4日的《亚省时报》,先生答应了。

    整个3月,我一直是在翘首盼望中度过,可是,大洋彼岸迟迟不见翩翩飞鸿至。可能是报社工作繁忙,甄先生日理万机,寄报纸的事给忘了吧。

    4月2日,又收到甄先生的电邮,略去称谓全文如下:

    來訊眷注拳拳,至深感激!

    近日,余老師病趨重,待稍有清醒,定當把您的鼓勵告訴她。

    有位三十年前在開平當校長,現居鳳凰城的譚子沆(80歲), 讀了您在《亚省时报》发表的大作,受到啟發,自動拿起擱置了三十年的筆,也為余老師寫一筆.本報在4月1日B1版登出.特別郵上一份,望有空時一閱。

    方便時能否告知同學們 ?

  順便捎上拙作小冊子《撥雲見日》,祈為雅正.謝謝!

    从接到甄先生这封电邮起,我又翘首盼望了一个月,终于在昨天,收到这封翩翩而至的洁白色邮件,打开一看,3月4日的《亚省时报》A3版的大半个版刊登了我的文章《被称“老”师不是因为师,是因为老矣》,版面上文章的标题使用了红色色彩的华文琥珀体,既醒目又很有厚重感。四张不同历史时期的彩色照片一列排开,效果十分突出。4月1日的《亚省时报》B1版上,谭子沆老先生的文章《记余霭蓉老师两段人生路》赫然刊登在头条位置,文中镶嵌了余老师4张工作照和生活照。早年曾与余老师一起共事的谭子沆老先生在文中以温婉流畅、款款细叙的笔法,极为传神地刻画了余老师50多年孜孜不倦的教学、办报精彩人生。

    两份报纸,几多回忆,那一段段尘封的往事,被遗忘的时光轻轻点击,又重新复活。一幕幕往事历历在目,鲜活如昨,一切变化都令人感概不已。

    风霜催人老,岁月淡青丝。作为学生的我都已霜染鬓角,老师则更是皓首苍颜了。真应了那句话:韶华已逝,青春不再。然而,尽管沧桑世事变幻无穷,真正的感情、亲情和友情是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减淡的,有道是:师生两鬓俱染霜,唯有师恩永难忘。

    我要托付翩鸿,祝福大洋彼岸这对在文化的浩瀚海洋徜徉了半个多世纪的智慧老人,能够以坦然淡泊之心,笑对生活,笑对人生!

 

喜随翩鸿彼岸来

喜随翩鸿彼岸来

  

     更多心情在我的新浪微博里,欢迎分享:http://t.sina.com.cn/1676775950 

 

              喜随翩鸿彼岸来
  

       感谢亚省时报全文转载本博文,感谢总编辑甄硕钦先生和两位美女主编!

喜随翩鸿彼岸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