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觉春已深

标签:
读书生活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3月27日,周二,霾
夜色四围,而前路迷蒙,学喊山以畅道途,做盲人提灯想,不曾痛快淋漓时,忽被唤回枕侧,自此在在良夜,都付与半梦半醒,其纷其繁,怎一个乱字了得!
晨间轻霾,午时尘重,昨日之重来。幸早起林间漫步,虽不见柳绿花红,感草木之柔润,泥土之芳芬,知春之缓缓徐徐,潜滋暗长,不似枝头森森然立鸟之啼声嘈急,严寒消尽,北方的好也越发的可期可盼着了。
惟沙尘数日,使人常做炼狱想。日日是好时,处处是好地,一念之当下耳。《箜篌引》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诗词大会,从前不知者有之。“一寸光阴一寸金”所出,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不确者有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漫道者,莫说。
睡前风愈烈,肆意呼嚎,似有所怨。记起赵佶一句“彻夜西风撼破扉”。老子其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或无涉其心者。心风即起,夜不得息!
3月28日,周三,晴,降温
昨夜九时许,狂风骤起,电塔为之倾覆。虽双电保护,亦颇多殃及。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当自省之。
放下别人的眼光、看法,开始独立思考,或可真正活成人该有的样子。
继续诗词大会,一则贺铸“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未知有荷;再则义山“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荷岂无辜;三则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之“逆旅”者,知太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之“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者,无遮也。
是夜多思少眠,即停不下,放任心绪纷乱。坐累了,再读《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人生最是无趣,谨小慎微。“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者,发乎一心,非他人之眼光流泻言之凿凿也。有时想,偶尔做一次别人眼光里的坏人恶人或也坦然,有其名,无其实,由他去。
知也有涯,奈何虚空。人之所累,形役也。
3月29日,周四,晴
晨光颇好,林间小径往复,或疾或徐,或语或默,一一从所愿。重拾八段锦,断续不记先后,有失环节,偷工减料。所难,持之以恒焉!
会迟晚归,小酌三杯,间或微醺意,亦别一番景致。成人不自在,若时时回归孩童意趣,何如山重水复!
睡半程,梦半程,嘈嘈杂杂,终未竟。大抵人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