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念西风独自凉

标签:
生活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又得半窗秋虫,虽蛙声零落,幸蟋蟀安好,清晰得亲切,分明旧忆,灯火里摇曳。弄花一岁,看花十日。往事不堪,慢说从前。
记起两件事:一件少时所为,将吃剩鱼骨缚于猫尾,看它急猴猴团团转,乐此不疲;另一件管理案例里读来,农夫一把青草,轻松松令倔牛乖乖入栏。从前不知,那猫,那牛,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该向那些猫啊狗啊虫啊鱼啊的说道歉,时时检讨自己,时时向自己检讨。
无想去处,亦无处可去,心始终还在,形影不离。每个人生来都带了一面镜子,并不逊于通灵宝玉的奇幻,只是我们多拿它来照了别人,极少想着来照照自己,不愿面对种种不堪。不堪常有,同了本心,照与不照,原都在那里,寂然清静。
索甲仁波切说:“打开任何电视频道,你立刻就进入阿修罗和饿鬼的世界。”熙熙攘攘,利来利往,豪夺巧取,弱肉强食,电视亦即世道、人心。“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世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者,几人?
凡所遇而安者,便是我们最合时宜的所处。所见所闻,不至令我们惊恐甚或癫狂,都算得最好的安排。风物长宜放眼量,无限风光在险峰。世间美好抑或丑恶,从来都在,不增不减,惟自适者得以居之,舍此无他。人不识其真空妙有,妄自外求,实南辕北辙,渐行渐远矣。
耶稣教导门徒:“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此与《寒山问拾得》同出一辙,并非一味教我们学会隐忍宽容,而更深层次的用意,是提醒我们世俗的积习有多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生事,有大于死生者甚矣,一念所系,无非关情关心耳!积习之不去,则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看他人脸色,始终做不得自家主公!
所谓修行,许多时候就是有所持,勿使些许的自由自在,泛滥出无度的为所欲为!肯做能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或是一种勇敢和担当,如何把这种不喜欢变成自己喜欢,才算得一种真正的智慧。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一半睡去了!!
处暑至,秋风起。非止好时光总是短暂,连同彼时以为太过漫长的日夜苦熬陪伴,竟也倏忽的去了,轻飘飘的不经。一从分别起,世事两茫然。没有什么是无意义的吧,即使当下的不以为然。谁念西风独自凉,当时只道是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