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久不摸单反,即使照片色彩总是纷乱了层次,只隔了薄薄镜头,却如何也见不得眼前景致真切。索性放下,将这般秋色一一静静印进心底。写真、绘画、录影、文字,再好的记录,都无法完整诠释映进心底的一幕一幕。一些时候,不言不语,是对美好事物最贴切的分享和尊重,秋深如许,想来你也一定收到了。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语,拿来问自己。《八识规矩颂》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这个秋日,心境里少了一份宁静,文字只做了引领,做不得安顿。一样的思,一样的想,一样的行住坐卧,却想着开出不一样的花朵,心底有往年秋风的纷扰。仿佛听到你说:用心不同,发心不同,意乐不同,你的行为就不同了,结果就不同了。
晚来散步,秋意彻透,不见了昨夜大大月亮。抄经半个时辰,字不翻,书不读,茶不饮,只老戏旧腔里消磨半盏残秋,休忆从前。夜梦多杂,恍惚不得自主,若有所失。早上出门,听她念叨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未知仓央嘉措,怎生修得这番感慨。
《世说新语》载: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此之卿,由衷而发亲近义,始于自性本有。广义看,泛指内心所向世间诸多美好,非仅止于卿卿我我。“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大凡修行路,都是常人不肯走、走不得的,哪里容得两全。惟守得残缺,也便存了圆满的虚空和可能。
有所度量,亦有所局限、有所穷尽,权力、财富、寿命、种种福报。人生极致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或是修行最初的起心动念。思想在高处,确有些人看看想想便即刻了知了的,却依旧需要踏实行走、印证、安住。若非亲见亲历,不可妄说前世今生。找到身心,了知身心,降伏身心,使其安住于斯,不起分别,路漫漫其修远兮!
花开见佛。世间一些盛放都是有意向的,情有独钟。总是不自觉记起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同在世间,共居一室,亦有人天堂,有人地狱。明了此间际遇,还是一点一滴先将自家底事做好,自利以得了脱,再言说利他可也。“越分欲得为堕落魔外之本”。印光大师语,当头棒喝,菩萨心肠。
一杯茶,一卷书,一眼秋水长空,一树红叶飘摇,……昨日暖阳微汗里料想到的一片秋意深浓。一期一会,心生感激,无人知处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