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时光清净随笔 |
分类: 如是我闻 |
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中和,那样生活才会平稳长久。究其实质,所有的竞争,无非杀戮。
午后的清静被打草机声碾碎,宁愿昨夜是不曾闻得虫鸣的。记起《冬天的蝇》,只取其意向,当真苦难卓绝的美丽。杨万里《题章友直草虫》说:“春寒而许,飞蝇新蝉辈遽出耶?细观,盖章伯益墨戏也。”心已麻木,物伤其类也难。
忽地觉得这机器的轰鸣,毋宁是群蝇的合唱,旧时暑假居乡下,于那合唱里亦睡得安稳。
倘若修行有所进益,那好处亦不过如此:不满意,就换换,虽然那格局、形式和内涵略有不同,总是为着解脱的自由。有的只消换种眼光心情,当下安稳。有的则要彻底换了环境,才对得起自己的踏实。实在还不如意的,索性有本事换了自己,重新来过。
凡此种种,亦不过轮回耳。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知道的,不知道的;记得起来的,记不起来的。生命中所遇人事,定是与你有过千丝万缕过往的,烦恼菩提,惟善待的好。
我是既无定力又无能力的,换不得心情又换不得自己,只能小小的换个环境。不是远方,更不是彼国,只不过两点一线间的重复罢了。惹不起,躲得起,耳不闻,心不烦,也算得一种小道的自在不是!只是又要重新烧茶来喝,颇有些难为了我的夜晚。
看到罗素接受采访的一段话:我想要说两点,其一关乎智慧,其二关乎道德。关乎智慧,我想要对他们说的是:无论你在研究什么事务,或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纯的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
我想对他们说的有关道德的一点十分简单,我要说:“爱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在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彼此,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总会有人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生存,而假如我们想要共存,而非共亡,我们就必须学会这种宽容与忍让,因为他们对于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存续,是至关重要的。
伟大面前,几人逃得出汗颜。
茄子窝瓜玉米共半盆尖椒闷子上锅同蒸,煎土豆片,白灼秋葵,佐以煮蛋黄瓜毛葱以食,西瓜酸奶普洱以饮,一天的吃食。食材的最高境界,吃出原味,吃出从前。没有人能逃得出自己。
饮食越精致,越挑剔,越任性,越像是一种仇恨。同了凛冽寒风里,彬彬绅士于瑟瑟乞丐面前眼睁睁生生烧掉属于自己的棉袍。一个以资源占有能力来论强弱计得失的世界,注定了道德的沦丧,注定了博爱的虚伪,也注定了其步向毁亡的宿命。
越是宁静处,越是最容易心猿意马时。我是不惮于念及过去的人事物的,将些往事历历重温,如再读一本旧书,时光的流会洗去些许沉滓浮华,余下的多是亲切和温馨。能时时忆起那些旧好,总能给人以向新的力量和信心。有时会想,人生的修炼原就不是你能一厢情愿的,凡所见闻经历,都是试题,凡所起心动念,皆是答案。至于评判,或许我们的心知肚明,胜于任何的明晃晃的照耀。
只是许多时候我们不甘于这样一种似无所寄托的幽寂落寞,像是没了抓手没了根基的没着没落,心下念念着一个似有还无的所处,全部的力量全部的意义只在于抵达,却忽略甚至冷淡了这漫长岁月本有的精彩。我们错过的,正是我们的人生。我们要做的,亦无非安放我们自己。找个去处轻轻松松开开心心消耗掉我们自己,大抵便是每个人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除非你真的从梦里醒来。
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在我们还不曾梦醒时,寻找依旧是每个人的旅途。人生没有终点,只有行过。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片净土,惟觉者可以认领。它会在经行中不断变幻,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不断升华。同了我们所有的行过,可能凄风苦雨艰苦卓绝,亦可能云淡风轻柳暗花明,见到过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自己能够决定。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