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竹
青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727
  • 关注人气:3,2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姑居处本无郎

(2016-06-28 16:21:31)
标签:

时光

随笔

怀旧

分类: 自言自语

小姑居处本无郎

从前有感于病中的疏落与轻欢,彼时清明,仿佛世间重新洗过的干净,什么都可以放下。只是有些疾病不全然让你如是享受,比如头痛和失眠,如果不是亲历,或不以为这也可以称其为疾病。但病终归是病,病到深处,连放下的想法也不会生起。不管医学如何进步,不管中医西医如何细分,离开了精神和意志,怎样的治疗都打了折扣。以放下作引子,医治,终将是一场从精神到肉体的自我救赎。

 

我们大都太过耐烦于日常的琐屑,甚至也连同了疾病和失落,似乎诗意和远方都还没有睡醒,或仅是晨曦一抹微光里别人春宵一刻后眉宇眼角尚不及褪去的余温,生活永远在别处的奢侈。它不配属于我们,因为我们还没有从内到外彻底做好准备,于是依然故我居于川,居于渊,居于泽,居于山,居于谷,居于牢,居于狱,居于水深火热,日常琐屑。

 

有时不读书不是荒废了放弃了,而是偶尔有那么一段错过了,乱了节拍,以为暂时找不到适合了自己的文字了,索性留白,竟至看起来的荒疏。这样也好,好让我在遇到下一段精彩时适时得以欢欣,漫长的现实的无聊里过活,即使些微的欢欣都无比珍贵。无论大小长短,人生的起落中从不拒绝些意味深长,我羡慕那几尾始终宁可行走在浪尖上的小鱼,却只是一拘海水偶尔泛起的浪花,行过看过,归于沉寂。

 

居处逼仄,惟湖边一隅颇以为林茂草深,每春末至仲秋得以闲散。凡草木不及百种,虫鸟声数十,偶一瞬丽影翩翩,亦约略些内心山水,更像了我长夏的樊篱,几不愿出行。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樊篱,每时每刻,现实的,心理的,当我安适于这般的抱残守缺,便是与另一些美好的失之交臂,比如江南,比如生活的另一种样貌。这不是我所愿意的,却是我自己的选择,有些美好注定只能在心里,在远方。

 

离家的日子已长过了旧时岁月,居地却怎么也还是过不成原乡,点点滴滴悠远的记忆,总是不经意就潜入梦乡,久违的笑意尽情绽放开来,肆意如初,恍若隔世!生于北方,长于北方,怎样的疏离也泛滥不出湿漉漉的乡愁,斯人去,物已非,事成昨,都做了生活的底色。白诗说“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忽而便是《云物如故乡》里的一句:“眼前无客,心里有风。” 木心说,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

 

我们向生活学习随顺,随顺于和内心讲和,只是这种讲和并不总是换来你想要的安适。两台清运车、十几辆人力车往复,活脱脱一垃圾中转站兀立,原本的清新幽静瞬间瓦解,他们抢走了我的后花园。你要着实佩服一下这样的选择,大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至于大煞了风景之类,那是你的感受,似乎与我无干。于是记起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里的两句:“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忽地生起一念,凡事或都有其不得不的苦衷也未可知,索性换了李商隐的两句《无题》:“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所有的路,还不都是自己选的!

 

腐朽原也是另一种新生,像垃圾,沿途不及清理的几堆,残破处开成新绿。当生活成为一种积习,腐朽便在所难免。每感喟于蜉蝣一生短暂的绚烂,其不知我们的梦想亦每每建立在蜉蝣般的垃圾之上。垃圾不除,心尘不扫,便时时都是招引,处处面临幻灭。人需要一种出离,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借助时空来回看自己的生活。源于生活的局促,抑或所谓的讲和,我的出离大多不在现实,而在书里。如果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最现实的还是灵魂吧,人生自有诗意,书中何必远方!

 

庄子说:“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文字,我以为还是说给自己的好,其它的,都有所以之人的嫌疑,这也大抵成了我读书买书写字的准则。只是有一些时候,当你想要吹吹风,就得适时打开窗子,若还能撞见一个人顶着烈日,于两只大鸟紧张急切的喧嚣声里,小心翼翼不厌其烦地试图呵护着两只幼鸟回至属于她们自己的领地,我确信,这世间又多了我可以多看一眼的善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玉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