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光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普洱是十几年前好友云南带回的,蘭茂紫薇,三两八角罐,汤色润透,味道醇厚,回甘绵柔,香陈意远。茶杯是前时好友寄来祝贺生日的,禺沐青云,少英制作,青竹专用。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似正合了眼前情境,三杯未入喉,往事已萦怀,凭窗远眺,饮尽浮世忧欢,都付与流水苍烟。
初次烹制笋干,亦是分享于故旧,漂洗,浸泡,高压蒸煮,选择最直接的凉拌,品尝原初味道。饮食的传承有类于文化,所谓“道地”“地道”,讲究地域、环境、成分、品相、口味、成长期等,但凡半点虚伪狡黠,便失了本色。我们看画读字品诗听乐访旧问古,便是从眼前的一应物什里读出些从前意韵,同了笋干、茶叶里嚼出她们本初的味道,格局参差,角度各异,领略的风貌、款式、滋味亦各自不同,惟生起一分一寸半丝半缕感激的相似,并自此怀了一种担当去过活,便少了几分辜负的吧。
我们读书看世间,总愿意洞见些不同于周遭平凡的高深,似乎那里注定存了些生命里与生俱来的不同,源于我们平庸的无可企及,是为寄托,亦是我之所谓旁开一枝桠的所向,因为平凡和平庸注定成为我们中间大多数人的宿命。人活着是要有些理想的,那样生命才更像是有了些意义的,艺术的种种内涵,皆因了我们的无法置身其中而美轮美奂,包括艺术家本人,都必须有他自身无可企及的所在,以此为动力,那么他便和他的艺术一起站成了一幅风景,供后人鉴赏品评。
每个人心里都或大或小住着一片净土,尘世的污浊无从浸染,鲜有他人能够走近,走近的便成其为艺术。惟艺术可以例外,艺术存在于想像,与净土的成就相契合。一个人能化身成艺术,其本身便是一片净土,若空谷幽兰,与世难容,绝世独立。世间全部的美好都有残缺,都有舍弃,都有坚持。一个人内心越坚定,越能活得超然,活出自己,一旦妥协、迎合、讨巧、苟且成为常态,灵魂便越发地难以安生。
我们期待自己的人生像一场盛宴,该有的荣耀尊严种种应有尽有,想什么就是什么,想谁就是谁!为此我们等得太久,活得太累,到头来才发现,人生不过如此,美人迟暮,英雄末路,江郎才尽,所谓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还没觉得开始,便要草草落幕了!于是许多时候我们的眼光开始转向艺术,开始学着欣赏一场又一场别人的人生盛宴,并忘我地认真地投入地置身其中地开始一番又一番的喜怒哀乐,借了他人的精彩和编排,为自己的人生涂抹几笔色彩,管他精彩之后曲终人散,是否也同了我们一样的寻常平庸失落懈怠甚至无奈!
午后雨稠,入夏以来最持久的一场,时急时缓直下到黄昏,门前早成了汪洋。燕子依旧穿行,不失从容,念起南方强降雨龙卷风,又要几多流离失所,愿他们得如燕子的从容,一念不失,一切都会好起来。我总觉得灾难是一种警醒,为什么一定是此时此刻此种样貌?即使记不清昨天去年从前我们所作所为,都该时时做一反省。改变不了从前种种,至少可以修正当下多多,今天的土地,注定要开出明天的花朵,若每一个此时此刻都能好于过去的每时每刻,明天一定会更好!
阴郁了一周,忽然就有了小酌的念想,一袭散漫,半壶老酒,随意三二佐食,信口些海阔天空可有可无,骤雨初歇,清凉四围,便独对晚树初星,一卷《青玉案》静默,负手倾听,在在良宵。人生在世,必时时处处打理好一份心情和装束,怀了随时赶赴一场盛宴的庄重与欢欣,四季为我繁茂,六经皆我注脚,唱一曲大江东去不回头,忍将岁月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