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文化 |
分类: 拈花微笑 |
进入雨水,春夜渐短而多梦,似负重行远而力不胜者。三座大山早去,无非心有所牵,久而成累,则无时无处不可幻化出一五行山来,似多是猴儿自作自受的才是。惟添得几分纠结处,梦到母亲又见不得母亲,只一味强忆那年那月与她成衣铺一起共事姐妹的名讳,不知是得了母亲问询,还是自作的主张。便晨昏的翻箱倒柜,也只清晰了宋、陈、肖三位,还有两位却无论如何也明了不起来了。
似这等夜梦般的不明就里,像昨天的阴郁今天的晴明,转弯处偶遇一抹阳光和煦,总有它不得不的所在。只是我们习惯了按自己的臆测去编织未来,耐不下心去听风看云说梦解疑,便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亦无知无觉义无反顾。既是如斯的不解风情,惹得自然亦失去了耐性也是情理之中,同了面前一听不进话的小孩子,必要时吼几声拍几下甚至有失了轻重,都不过是一种惩戒。若还不懂,那才是辜负的不可救药。
佛说人生八苦,皆不出因果,若对所遇不满,才要心生怨恨时,不妨先检讨一下,那引力波的始作俑者会否正是自己。我终是拎不清那梦的由来和昭示,倒是又给了些自己念及母亲念及旧时的阔绰,你能不说这亦是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招引:关于境遇,关于性格,关于心态,关于所有已发生、未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
于是念起春韭,念起母亲割春韭、择春韭、切春韭、细心搅拌、烫面、擀皮、包馅、一一烙在锅里的情境和味道……按时序,该是两个月以后的事呢!索性奢侈,春韭半绺,鸡蛋两个,晨起一锅水饺热气腾腾,虽不及母亲韭菜盒子的喷香,到底旧味悠长。
春韭,幽阶一夜苔生,听上去已萌绿意。《说文》载:“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此前引冯延巳《长命女》诗曰:“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绿酒、春韭,或都取了长长久久意的吧。佛经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信心难起。”愚以为佛法之外,这“中国难生”里,亦少不得汉字的增光添彩。昔陶庵《西湖梦寻》所叹之“歌楼舞榭,弱柳夭桃,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予于汉字之美轮美奂无所不在者,亦千百万不知其一矣!
《红楼梦》十八回元春省亲,黛玉替宝玉作“杏帘在望”提到春韭:“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博得元春欣悦,“杏帘在望”遂改成“稻香村”,其意境去之远矣,却读得出各自性情用心里的安稳。
既是贵妃驾临,少不得“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的颂扬,饶是黛玉者亦不例其外,或当另眼相看。而“杏帘在望”既是宝玉旧题,想来早入了黛玉心眼,看似随机,实则有备。如此安排,自有作者深意,隐约其间,常看常新,真真假假,似无还有,此《红楼》经久不衰之魅力所在也,我等平白而浮躁者,虽看看热闹也便是了,但有和没有却着实有些不同。
杜甫《赠卫八处士》也有提到春韭:“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旧时待客,最是以诚为敬,哪怕只是几绺春韭,只消那是家里仅有的,都是一种礼敬,一种富裕。记起旧时“赶走了”客人的一锅面汤,他并不知,那是家里仅有的袋底的一点面粉,倒乐得让孩子们饱了口福。人之起心动念,在在处处,无非招引。善是招,恶亦是招,亲是引,疏亦是引。其必曰:莫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止《红楼》,便《西游》亦时时见得新意。人之于世,分明一出《西游》大戏,有人做得唐僧,就有人甘愿悟空、八戒、和尚。好戏一旦开场,便玄奘自己的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大唐西域记》载玄奘语:“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而至於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之总称,自是涵盖了戒定慧“三无漏学”。而悟空、悟能、悟净者,少定、少戒、少慧是也。以悟空之意马心猿,自是多生幻化,妖魔当道,不似三藏之秋水长天一派祥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谓各花入各眼,是佛是魔,惟人可召也!便陶诗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者。
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贱而鄙,圣人不耻,以为助益也,故能为圣人也!便三藏之表面不觉不识不知不经的不可救药,历九九八十一难,亦始终还是他的秋水长天一派祥和。清芳不择第,先期到农家。貌似愚而钝者,总修得一份上天的眷顾,让他免去今世许多的担惊受怕、痛苦不堪。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若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请好生善待你的福祉。
宝贝问我:“走过了那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你觉得人生最珍贵的是什么?”想来想去,还是觉悟吧。放在从前,更可能是许许多多的具象,比如健康,比如亲情,比如事业、家庭。并非这些具象不再重要,只是换种眼光换种角度重新打量,一一皆有新意。“寻常一样空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念之间,确已万水千山。
世尊得遇迦叶,拈花一笑;神光得遇达摩,禅宗始传;惠能得遇五祖,花开两朵而南顿北渐;宝黛相遇,《红楼》韵悠;莺莺遇张生,临去秋波那一转;悟空皈依,始成《西游》;西湖得遇张岱,《陶庵梦忆》;太史公遇汉武帝,《史记》流芳……“郎心自有一双脚,隔江隔海会归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最好的安排!
知所遇之造化,亦时时常存余地,遇书,遇字,遇物,遇人,同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是夜梦中若再逢了母亲,定去了那诸多纠结,话旧言欢之余,将那些旧时美食的素朴一一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