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 |
分类: 闲翻故纸 |
依旧与茶亲近,只睡前两三泡便着了道入了境,埋进床里,谨慎辗转,细致反侧,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满身满心的立春。儿子是更早一些进入立春日的吧,微信问询时,刚在天津上了高铁。起身移屋开灯翻书,正丑未末而寅欲初。春风乍起,寒梅独放,天涯共此一时。
懒翻故纸,一本董桥《旧日红》,一本陈之藩《寂寞的画廊》,常在枕边,犹喜其忆旧感怀,情深款款。陈之藩念胡适,《在春风里》。董桥说陈之藩,亦《在春风里》,一样文字,两处情怀,解释春风无限恨!
陈之藩纪念胡适,不说如坐春风,说《在春风里》,自豪而安稳。“并不是我偏爱他,没有人不爱春风的,没有人在春风中不陶醉的。因为有春风,才有绿杨的摇曳。有春风,才有燕子的回翔。有春风,大地才有诗。有春风,人生才有梦。”
“他从任何人身上全能看出长处来。”说曹锟最大的长处是公平,说丁文江的“如俟河清,当待何日”是一种自我担当。确像春风!冬至一阳始生,到三阳开泰、否极泰来,亦唯春风知微见著。春打六九头,一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尽在不言中。
胡先生先是劝周作人南下:“藏晖先生昨夜作一梦,梦见苦茶庵中吃茶的老僧,忽然放下茶盅出门去,飘然一杖天南行。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梦醒我自披衣开窗坐,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后又为其开脱:“你们之中谁觉得自己无罪,可以出来打死他!”
陈先生眼里,可与胡先生一比道德者,只有非洲行医的史怀哲,便苏轼白居易,亦皆有失风度时!“我每读此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宁近勿远,宁低勿高,宁浅勿深,宁小勿大。”“他说完这四句,到房里给我倒了一杯酒,要我干杯!这几句话对我的震撼力,较威士忌还凶,至今使我晕眩!使我震荡!”
“没有诗人的国家,是没有星光的夜;没有星光的夜,只是没有梦的黑暗而已。”先生说他最喜欢适之先生写给陆小曼的诗:“不是怕风吹雨打,不是羡烛照香熏,只喜欢那折花的人,高兴和伊亲近。花瓣儿纷纷落了,劳伊亲手收存,寄与伊心上的人,当一封没有字的书信。”他很为柔如流水、温如春光的胡适先生感到惋惜:“一个性情最柔的诗人,受了严酷的考证训练,把一个最配作诗人的胡先生给扼杀了。”
“春风就这样轻轻的来,又轻轻的去了。”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只是我们过于了狭隘,只想到看到感知到了所遇,而我们所不及处的美好亦无时无处不在,你必要时而忘记了现实里重重的并非皆是不善的枷锁,轻展羽翼甚或干脆化成一缕善记忆的春风,唯有春风最长于发现,千手千眼皆趋向于美好的在在处处。
董桥说陈之藩时,先生尚在世,今读旧字时,先生也如了春风般轻轻的去了!留下一段春深梦痕,时时让人警醒,何时春风又起,吹皱一池春水。“我们这一代,弄得这么不成样子,因为锐意不读书,一心想自然,无奈办不到何!一点颜色也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不仅天塌地裂不会名状,就是伤春悲秋也不会形容,以死了几百万人的代价,仍然换不来几篇"有病"呻吟的作品。根本不会发声了,何况呻吟!哪有比中国人这个时代再痛苦的?又哪有任何一个时代像我们这样聋哑的?好像有好多人有同一误会,觉得数理化等等什么功课都得用功才会懂,唯独国文,可以不学而会。会罢,就是今日之局面。”
立春日,念及故旧,一纸春风。我说一纸春风,或可博得小刘老师会心一笑了。他的几位超级门人回来看他,掩不住的春风浩荡,夜半爬起来摸他的画笔,一笔前程似锦,又一笔理想在高处,是否亦同了立春触动了我的某根心弦!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曰:“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美人如花隔云端,不在春风里的人,怎禁得起春风里的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