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有味是清欢

(2015-06-12 16:24:15)
标签:

随笔

分类: 自言自语

人间有味是清欢


 

夜雨清冷,却是我所喜欢的,即使耽搁了出门散步,看书看到无所适从。

 

夜半一声电话,惊醒,宁愿相信那是偶尔一次错拨。移屋重睡,翻五代十国纷乱,窗外的风雨竟如此安宁。

 

早上醒来,夜雨初晴,十来天的苦心经营付之东流,不得不重新恢复起我的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任你好好吃饭睡觉,好好说话走路,并欣悦于好好活着的初衷,病痛还是悄然随风雨同至。便雨后阳光,给你明晃晃真切的,依旧是一点一滴疼痛的丝丝渗透。

 

不作死却依旧逃不脱老病死,我深信所有的苦痛皆发端于对抗,旧愈之于新伤,温暖之于寒凉,安稳之于动荡,保有之于无常,……既然早早晚晚都不可避免,不如学着讲和、接受进而善待,人生若只如初见般,轻轻一个微笑,向老而生,向病而生,向死而生。

 

这样一种对抗并非源于外界,而是发自内心。当其它人都忙碌于自己所投入的工作,假如那亦是他们所喜欢的,而我却因了种种限制而无法加入其中,只能一个人闷闷地坐在这里傻傻地发呆或是无聊地望天看地不时翻几页闲书,仿佛被世界遗弃般的,寂寞和孤单遂一丝一丝漫上心头,直至有一天将这个世界整个淹没。

 

又假如还是这样一些人,还是这样一幅场景,而那发呆时光却是自己偷得来的浮生半日闲呢?

 

我们的生活越是有所仰仗,越是容易陷于失落和痛苦,比如出人头地升官发财艳遇荣宠那样一些看起来的美事,还有我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甚或千辛万苦后内心隐隐升起的一种对于尊敬甚至回报的期待和渴望,都可能让我们受制于人事物而不得释然和欢颜。

 

我们要学着在没有人来认可和赞许里找回自己的存在,自信而体面地活着。我们强大的根源取决于我们对周遭的认知,它源自我们的内心,从来不在别处。

 

一个人若想尊严地活着,至少要在三个方面能够独立吧。首先他要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能从周遭换回自己的生活所需。换句话说,对这个社会对周边的人有所利益或曾经有所利益,自利而利他,不至被人当做多余或是累赘。再者他要有正常的思维和独立的人格,既不完全的随波逐流,亦不至过于固执己见甚至痴呆冥顽而被社会视为异己另类进而不得相容,是为安以自处。三者他的生活最好尚能够自理,不至吃喝拉撒时时给人添烦添堵,亦让自己没了面子少了尊严。

 

至于如前所述的其它一些仰仗,则多是些锦上添花,有它自然好,没它却也并不至于如何的要紧。与安然地活着比起来,太多从前的要紧都已无关紧要。倘若怀了几分看的闲适,这世界横竖都是风景,任你躺着、坐着、站着、行走着,又有什么关系呢。

 

旧语说好吃不如饺子舒坦不如倒着,可谁愿意就此躺下不再起来呢!即使有人答应你三千年后把你当出土文物拿来展示的荣光,终不及有限生命里时光平淡的鲜活。

 

没有什么辛勤劳作或是养尊处优的高低贵贱之分,起分别心的不过一些世俗眼光,从来无涉个体。上天赐给我们强壮体魄于山水间肆意舒展挥汗如雨该是何等造化。

 

便是读书写字,我也并不喜欢一味正襟危坐,惟不拘于些,我可以任何状态下去想去做自己喜欢和愿意的任何事情,这会否一定程度上跳出了某种制约甚至偶尔逃脱了一些类于病痛样的束缚和掌控呢?若不曾经历,怎知生命可以如此自由的呢?

 

既如此,人生未必就注定了八苦,若肯换一种心态眼光,便苦尽甘来的也未可知!

 

生之苦,亦何尝不是生之乐,便是苦中作乐的一言难尽,谁肯轻易抛却。老之苦,亦不乏老之趣味,老之优雅,老之智慧,巍巍然高山仰止,四季轮回,自然地老去,何苦之有。病之苦,何妨疏离了眼光看三千红尘芸芸众生无一不是病里挣扎,遂眼里有泪心生慈悲念念以宽怀涵容,身陷于病,心已有所出离,病去如抽丝,丝丝都是菩提。死之苦,说不得尘尽光生、悲欣交集。还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炙盛,若明了那苦的一一缘起,何妨作一莞尔,就此云淡风轻呢。

 

《金刚经》一句“应无所住生其心”,让不识字的六祖得以了悟“本来无一物”。无所住便是不对抗的吧,我们说生活就是修行,大抵文字里都说尽了的,可惜了佛祖慈悲,我们要么是睁着眼的盲人,要么是捂紧耳朵假装聋子,好端端一眼清泉当前,每日往来只剩些污泥浊水,空负了雨露甘霖,大好河山。

 

好不容易看了几眼电视,与人说起时下的娱乐,却大煞了人的风景。我说这是一段谎话连篇的时期,得益于几千年沃土滋养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尽管短暂,却有幸让我们赶上了,并深切体会和感受了它的荒凉。鲜有几个人能写出最贴近真实的生活,他们要么不敢,要么不会,要么还不习惯回到真实里来。这些人需要这样的舞台,需要类似的虚假的光环将此生一一照彻,好让他们不至从梦里醒来便掉进绝望。

 

朱建新《打回原形》里说:“历朝历代稍微理想点的艺术家其实也是极少的,大部分人都在胡说八道,都是比较二百五的人在舞台上表演。”即使美好,也不能一蹴而就,就像再温柔的棒喝也难以让我们顿悟一样,我们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来净化我们的灵魂和空气。或许,等到空气清爽了的一天,我们便又能重温同样清澈的眼光,不管台前幕后,台上台下。

 

病痛给了我一些理由,不必大清早的便开始忙忙碌碌。上学、考试、上班、开会、赶车,然后送孩子入托、进园、上学、考试、赶车……有多少好晨光是真切为着我们自己而朗照的!这一世,我们已经辜负了太多太久!

 

多日不曾联络,惟愿各自安好。这样一些人事物,依旧记下来,给自己。像这个季节,刮风,下雨,阴天,晴天,都是淡淡轻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打回原形
后一篇:日子像流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