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如海一身藏

标签:
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说是读完了的一本书,还会不时拿来翻上一翻。那读完,只是一种表面,是沿袭了、从众了时尚的一种仪式,做给自己,说给别人。人还活着时,就不能算是读完的吧,文有尽而意无穷,好的文字总是历久弥新。就像有些人不在了,依旧会时时想起,便不能煮茶共饮、灯前忆旧,也都还依旧鲜活着的,如在眼前。
所有的文字都是浸在旧时光里的,即使那是于未来的希望甚或幻想,落在书页里,墨迹未干,也都成了过去,唤不回,也回不去。我的眼里,书没有新旧之分,随时翻动,随时从前。每念及记起,都是鲜活,都是生动,都是此生所遇、当遇、知遇、幸遇。同了一些人,一些物,一些事,散在露水的世,生生不息。
继续每天散步,像每天有意无意翻书的随顺,只消不被些应酬打扰的勉强,看一树树连翘黄灿灿荒芜里醒来,杏花红,李花白,柳枝款款,鸟儿风一样掠过,余音袅袅,丝丝柔柔,总是姗姗来迟的春天,让你时时处处积攒了看花复看花的热切和期盼。与另一些些热切期盼里的躁动不安所不同的,比如爱情,比如股票,比如前路未卜的遇见,春天期盼的热切里,满满的安然静好。
我们总是会说等怎样了、如何了,便去做这做那。却常常忘记了,在去到这怎样了、如何了的每一段时光里,无一不是日日好时在在良宵,每时每刻都可能成为一场奢华的虚掷和辜负。在我们满脑子的欲壑难填,满眼尽皆财富的势在必得里,将开向美好的窗子一一关闭,让年轻于贪执里沉沦,鲜活一一晒干,晾成一幅幅气喘吁吁急功近利,丝毫不曾在意,全部的从容和美好正在一一错过。
就像一个人来到世上,也注定要一个人走,不管脚下平坦抑或陡峭,眼里明媚抑或暗淡。生命的丰沛从来不在别处,不在赞誉的收买里,不在批评的打击里,不在被他人接纳的追逐里,亦不在为他人所排斥的逃避里,甚至不在我们自以为的价值里、意义里(这种价值和意义常常为着虚荣所量身定制),不在权位里,不在财富里,不在所谓人脉深厚、神通广大里,更不在饭局里,不在声色犬马里,不在所有依赖于有形物质的任性里……它只悄悄开于内在的从容里,在洗去铅华、繁花落尽的一抹恬淡里,……外面风雨琳琅,一室安然静好。
容易深陷其中,又会时时反省,投入里几多挣扎。旧语说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虽说不得一个隐字,骨子里注定不适于朝,不适于市,不适于投注追逐里的心浮气躁。既向往一份沉静,又修行不足,势必逃于野,逃离十里红尘,刀光剑影,眼不见,耳不闻,心不乱,意不烦。便只是暂时逃得一份六根清净的虚假,依旧还能借假修真,退步向前!
记起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之一:“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谩去乡。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春天的花都快开好了,燕子也该回来了,便不是王城的风华绰约,千山万水,总不及家山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