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

标签:
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9月25日,秋晴
秋风愈见萧瑟,早晚穿衣入肤,几不胜禁。上周加了背心,这一周又添了秋裤,夜里入睡更是广袖轻舒棉软在卧,免去关节的不适,亦要好好保护我的暖。
果真岁月无欺,那些未老未病未曾觉知的美好倏忽的就去了,比风去得急,比花落得快,想要回味些时,已无从拾捡。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词》意,越是无奈,越是从前相识美好的无可取代,同了我的那些未老未病未曾觉知便倏忽去了的美好。“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也并不是如今境况就如何的不堪,都是相思惹的祸!
突然生起写信的念想,写给从前,写给未来,写给现在。如父亲写给儿子,儿子写给父亲,夜晚写给白天。
旧事里有岁月的眼光斑驳,些许无辜,些许无奈,从头打量,无非经过。最为生动而切实的堆积,一天两天,一步两步,原是看不见的路途,不着边际的游荡,一路走来,渐渐的花都一一开好了。
未来并非都是梦想和希望,还有隐忧、提示,那些未经的日子,并不都是温存,有的可能比严冬更寒冷,比错漏更不经。所有的叮咛,惟愿静静老去的日子,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越来越不喜欢明目张胆的谎言,落在白日里,刺眼的冰冷。
一些时一些事出于本心,原是要尽一己之力出以援手,碍于尊重欲言又止。己所施未必人所愿,画蛇添足总不如雪中送炭。
偏偏有喜欢强加于人者,亦是碍于貌似的盛情,便心怀不悦或另有所愿亦不好出口,惟不声不响不言不语设身处地尽心尽力以为本分。
透过幽暗去看明媚,总会多出几分清明。
9月26日,农历九月初三,晚雨
丑末寅初,身与心微凉,为同事家老人送行。往来四百公里,总算平安。
晚饭两碗米汤后,泡热水澡,泡去一身疲惫,淹进床里,却失了睡意。
好大一场秋雨,矜持了一整天,入夜开始淋漓,隔窗惊梦。今夜亦有不眠人的吧!
白诗《暮江吟》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句,露珠有莹,弯月不见,留予他年未雨时?
再次翻开《尽头》,又是一秋。人生有尽而秋风无止,隔年的余温,直吹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换了人间,可还识得旧颜!
木心说:“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过来的。”
岁月呢,所有的今天,无非从前?
9月27日,向午见晴
雨过秋夜,晓来一块铅幕,遮挡了晴明。
想来隔了云层厚重,阳光依旧普照。人之受限于躯体,思想可以在高处,想像另一种可能,穿云破雾,精神明亮。
翻来覆去,再好的睡衣,亦总有些牵缠的忸怩,不若自家肌肤的随顺。
最是难得,陪伴的至高境界——无知无觉,无牵无挂!
我的时间从来用不着刻意消磨、打发,许许多多的无聊与无奈,成帮结伙不停叨扰,因着内心无法真正生起欢喜,是我以为着的无意义的烦恼。
我所要做能做的,是尽可能从这些“无意义”里抽离,把自己还给所思所想所意所愿,并最大限度于无聊烦恼中生起些欣欣然来,至少让自己觉得那算不得太过浪费白白消磨的好,于身于心于人于己,终是可以寻得些益处和意义所在,亦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修行。
从前的漫长是一种空廓,如今的短暂则是一种局促。想做的不及尽兴,哗啦啦是日已过,连一灯如豆亦不如从前的宁静和悠长。于是时不时偷了闲,想念旧时光。
其实怀旧并非成熟丰满,或可能是老态的不堪,无法消受时,便旧时的饥寒交迫,也成了一种担当,一种鲜活。
午间多有放恣,连带省去了晚餐。打了盹起来,日近黄昏,湿地芦苇里,看野鸭暮归。
酉时初刻,日隐荒野,而新月一弯。初三未见初四见,加了早上的露,圆了白诗的意境。
沿湖快走近一小时,回家煮普洱以酌,敲敲打打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