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复看花


标签:
杂谈 |
分类: 拈花微笑 |
昨天有些阴凉,傍晚风散乱了头发时我以为会下些雨的。与其说是担心,不如说是盼着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后的一眼惊喜,就连满月的光也并不如从前的可爱了!要怪就怪春天吧,元宵观灯,中秋赏月,最是春天的忙碌,劳作的人们无暇顾及了月色的温婉,至于其它时日便都由了各自的心境。或有同了我的闲得无聊的人,任他怎样地无病呻吟便是!
其实春天并不如我想像着的矫情,便春雨不至,暖阳凉风里依旧枝柔叶嫩翠红片片柳梢款款绿草茵茵静悄悄蔓入眼帘,最是春色撩人处,看花又一年。
身居北地花期本已短暂,加之杂以种种人生境况,一年中人与花能两两相悦的日子实在寥寥。便难得的逢了花开,回想经年来所历,亦难得生起些看花的心思,无端错过的居多。
朱自清一篇《看花》的文里说:“一个好朋友是从知道姓名起的,我想看花也正是如此。”
细数起来记得名字的人真的不多,远超不过会写的汉字。刚毕业那会儿年少轻狂,单位组织迎新活动,用了一个晚上将一百多号人名一一编入一段相声,忍得全场笑翻了天的。如今回想起来若数得出三十二十已算是了得,能以朋友相称的更不过一二耳。
花则更加的少了,除去一些养在盆里的月季、芍药、杜鹃、灯笼、茉莉、文竹、冬青、野菊之类,少时乡下园子里长着的花花叶叶倒也知道些许,亦是从些丫头口里风闻来的囫囵半片,大抵喇叭(牵牛)、姜不辣(洋姜)、爬山虎之类,似乎还听说过牡丹,不知是她们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大大的花盘倒颇有些像着的。池塘里的荷花是识得的,至于屋后园子里的桃树杏树李树樱桃的花和些不同的果树花大抵那时是认得的,如今再见些粉的白的竟也叫不真切着了。
旧时课本里读秦牧《花市》,对于那里的人过年要去逛花市很是不以为然,哪里有打着纸灯笼放些小洋鞭儿走东家窜西家嘻嘻哈哈玩玩闹闹的诸多乐趣,象极了《看花》里一群桃花盛开时节便结了伙去寺里要桃子吃的高小同学,任春色撩人一园子桃花艳煞人眼,却只一心要见到那想像里鲜艳欲滴的桃子,看看大家都丧了气的,还要去折那桃花来泄气,竟至“没有桃子,得沏茶喝!”才算了了事的,亦同了我的无意间错过的诸多美好。
鲁迅《喝茶》里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须有些工夫并练出些特别的感觉,同了“秋思”之“悲哉秋之气也”于骚人墨客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在看花这件雅事上,我始终是那《喝茶》里的老农,花开花落无异一种迅息,知道春天来了,总是件向好的事情。至于花事,就由着她们秘而不宣着吧!
两年前,因着贾柯写给槿的《一生心事为花忙》知道了汪士慎,知道了他的梅花、他的字、他的闲章。54岁时左眼病盲,仍能画梅,刻闲章“左盲生”“尚留一目着花梢”“一生心事为花忙”以言志。67岁双目俱瞽,仍挥写狂草,署款“心观”,所谓“盲于目,不盲于心”。晚年虽仅“三四素心,时相过从”,“蓬生三径逐年贫”,亦“朴不外饰,俭不苟取”,尽得梅花之疏淡而坚忍之精神,每思之而心生惭愧。
记起旧年《红灯记》的唱词:“做事要做这样的事,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我倒不觉得他为着艺术怎样怎样如何如何,惟不负己心的真切最让人动容。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不影响其巍巍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画了梅,是梅的艳遇,写了字,是字的造化,刻了章,是章的福分,染了风,是风的妩媚,缘于懂得与用心,才足够珍惜足够精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习录》)饶是不懂花不懂字不懂刻章,只字里遇到汪士慎这样的人,亦无异于看花的好。
另于看花的赏心悦目之外,竟也还有些别的收获,怕就是惊诧于“自然的精致”了。两相比较,大多数人如此粗劣,不解花语不觉风情,便无从珍惜无从精致,更不消说那折枝时的用心。无论信否佛教的轮回观,我都希望给些那样的机会才好,如了重新塑造,此生未完成的,来生重修。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处,亦正是仁厚之所在,不假富贵权势以低眉顺目,人心浮躁,好在尚有死生是在意着的,惟一双金刚怒目可慑,亦大开佛法方便之门,虽非我所愿意看到的,确是逃不出的宿命了。
《看花》里说:“北平看花,是要赶着看的:春光太短了,又晴的日子多;算是有阴的日子了,但狂风还是逃不了的。”像是直说给我听的,念及昨晚强风里那些初开的花,清早又去了林里看望,为留些美好痕迹,直拍空了电池方恋恋而归。
“渡水复渡水,看花复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得了去处,我亦不大羞于“看花去”的说辞了,说起来那该是件很美好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