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竹
青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727
  • 关注人气:3,2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天又到我家

(2014-03-31 21:48: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拈花微笑

春天又到我家

 

昨天日记只写了四个字:“春到我家”。去了具象仅从字面看,似一派好风好水。看不穿拮据寒酸,嗅不出捉襟见肘,听不到苦中作乐,无从想像那春意的出处和气象,烂漫油菜花的海洋亦或一池春水如碧画船听雨?人人心里一个春天,只悄然开在属于自己的季节。

而实际的境况不过这样:仅有一段并不寒冷的晴日,春雪忘记了光顾,去年的寒冷依旧浮在水面,斑驳出一汪汪小小冰湖微波细澜,间或些小鱼零星往来悠哉游哉,几声辨不出名的鸟鸣起自黄芦浅深处欲望未得,不经意一队雁阵自高天向北掠过,雁声破空自然浑宏,遂记起“猿啼岭上,鹤唳林间。断云风卷,水激长湍。最爱晚秋霜午夜,一声新雁觉天寒。”同是新雁一声,而春与秋之心境迥异,人之情怀存焉。

至于绿色,除去窗台阳台温室摆放着一盆盆一束束的鲜嫩,只在朝阳的野草细密处透出一丝春息,那看似了无生机隔了年的败叶枯草,竟心甘情愿踏踏实实做了这抹新绿的温床,更像是替了大地母亲般的悉心呵护,是我旧时不曾细想过的缱绻温存,即使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早就烂熟于胸了的,若不得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的具象,依旧躺在书页里意识里做不得真切。同了这一声新雁一抹新绿让我有了“春到我家”的感触,于江南春深里的人们怕是不以为然甚至视而不见的不屑着的。

一些时候人生所谓的意义,看得见触得到的或许就在这一声一抹间,一餐饭,一杯茶,一瞥目光,一段声腔,一句温暖的话,一袭尚未达成的心愿。我的字典里,知足便是富足,便是幸福。槿的博文里说,“再过一段时间,后山上的牡丹就开了,可以散步着去看,早晚由人,或者从早看到晚。”是我喜欢着的随顺,虽然心里依旧惦记着去赴一场漫山遍野笑语盈盈油菜花开的艳遇,确也十分清楚美好从来不在身外而自一一具足,只那色彩程度温度浓淡需依着自己的情怀加以修正成恰如其分的才是。

我深信美好从来由己不由人,却也并不否认大部分人“生活在别处”的境况。便是自己也常常身在此山,在迟迟不肯睡去的怅然若失或夜不能寐的牵牵绊绊里,在同事首尔归来细话那里勤俭洁净诚信温文尔雅儒家文化传承时,在朋友亦图亦文娓娓道来非洲土著随顺自然清新质朴散漫慵懒的时光里,在一杯清茶映出的江南雨巷细细软软红红翠翠温温润润鲜艳欲滴里,在进亦忧退亦忧瞻前顾后左右为难里,分明大把大把好光阴白白消磨,是我诸多“生活在别处”的铮铮铁证。无从翻案,惟改过以自新两两无欺,算是为寻得归途存了一丝微芒。

董桥《春在堂》里说他集藏俞平伯的字幅藏的无非是俞家“花落春仍在”的那一缕暗香。从前我不信,亦不懂,同了不信不懂自己能在北地生活这许多年。如今想来那旧时乡下清贫里的温暖时光融融亲情何尝不是另一缕暗香,而况旧人旧字一一走进书里,又一一从书里走来,一一从前先生之风范,何如一场久别重逢的喜悦,哪里又做不得春天,做不得原乡的呢!

我之不去,非为前途之未卜,实不舍也!生活亦非在别处,偶尔发发呆罢了。既一声一抹点燃了春意的,则无论居何地处何境,自信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春天又到我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旧字如花
后一篇:这露水的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