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闲翻故纸 |
三年前看中这套止庵校订版《周作人自编集》并没有全数买进,仅参照已有的《雨天的书》选了自以为可以倾心的《苦竹杂记》《苦茶随笔》《周作人书信》《夜读抄》《看云集》《泽泻集》《过去的生命》《知堂文集》等。去了后来的《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印象里也应该不止这些,奈何仅书柜里翻来楚楚可怜的八九本里,也只有三本是拆了封的,至于读了几篇读得如何已不必多说,同了一些女子之于珠宝,有没有是一回事,戴不戴又是另一回事了。
即使怠慢了周作人名头的褒贬,只清喜着那些文字里浅唱低吟的冲淡,是我籍以消遣生命最是心安理得的由头,哪怕那和煦东风里偶有几声春雷乍响,若可能,我还是愿意拥有《自编集》其余的全部,便是三年五载又不及拆封,在我需要、念想的一刻偶一抬头她们能够温柔以待,都算不得辜负了的。
旧年航班上读过一篇关于江南绣楼及楼中女子的文字已不甚了了,大抵些落寞伤怀的同情感慨一番,惟《吕氏春秋》“凡遇,合也。时不合,必待合而后行,故比翼之鸟死乎木,比目之鱼死乎海。”28字过目成诵,冥冥里又似作了遇合佐证的。
不记得何时起,不再以读完没读完来衡量一本书的价值和读书的效用,不再以记下多少收获多少用上多少来左右读书的方式、方向,只那一时那一处念想起翻了来,便都是一次邂逅,相约不如偶遇,仿如老友故地重逢,彼此打量出些新鲜惊艳也是可能的。
我知道于读书自己是越发的轻浮着了,似乎也从未踏踏实实过的,如了旧时乡下冬日里的窗花,说不得猫一天狗一天,大抵同了隔日晨光里的心性——如果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的。惟城里人家窗上的玻璃都加了层的,将些窗花关在窗外的同时,也关去了些许可能籍此生发出别样情怀与心境的希望,每日里明晃晃的车来人往川流不息,有时竟生出些厌倦来,是旧时陶醉于美妙窗花世界里时不曾料想的离殇。
字也如此的吧,有一天思想成就了可以膜拜的模板和样貌,只从外表去看谁的更加奢华更加撩人更加时尚更加壮美,不消考究她的质地用心,亦无视周遭的平凡贫病杂音二三,喜滋滋赴一场盛装舞会般,同一种声音同一副曲调同一张笑脸甚至同一款打扮,且以永日,且以永夜,且以永月,且以永年,何其恢宏盛大。只待曲终人散留些余温的,依旧些从前旧的字旧的人,看树犹碧。
自知这样说确也并不公平厚道,有一棒子打死一船人之嫌,而况眼光掠过亦不外举世滔滔,若开得天眼觑得红尘,依旧身是眼中人的可怜。于是隔了鲜有窗花的窗子,于百无聊赖渐生厌倦里继续张望,寄希望别生出一树枝桠,将世间一一看好。
我到底算不得老老实实读书的人,于那些字里行间往复逡巡几多流连,竟是为着一缕光阴的寂寥,一把清风的无赖,一袭春雨的轻佻,一抹微云的孟浪,一瞥眼神的撩拨,一纸明月的诱惑,一阵阵源于心底的无助,一次次来自生命荒远的悸动,……于那些字和写了字的那些人的价值意义多有轻忽,似都是为着我的喜怒哀乐来着的。又或者说那些一一相遇,一一别离,一一生生不息,一一地老天荒,自有其承载价值和无限深意,而我也有我自己的道路和方向,或许并不如何高尚甚或不得苟同的私底,终是做回了自己的安适。
世界诸般多姿多彩,惟适合自己的最好:恹恹长夜一竿烛火,漠漠严冬半缕春风。兴味里再添啧啧掌鼓,索然处不离款款情深。渴时淡茶三杯两盏,热来绿荫三树五枝。炎凉深里春酒半杯三更暖,世况薄处滴水无痕胜涌泉。夜无眠孤灯独伴,晨昏醒两鬓经霜。遭白眼偷闲问旧事,受困厄煮字菜根香……
读旧字若草木零落美人迟暮,却不如屈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惨淡萧索,大抵繁华落尽最是蕴藏希望处,经了岁月人情世况洗礼,一点残荷半缕余香风韵犹存绝世独立,是我偏得的美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弱水三千,取一瓢以饮:旧字如花,一一开在心底。
凡此种种,皆我所遇,我所合,我所运,我所命,我所喜,与他人喜怒哀乐和那些字的是非好坏多无干系。我只怀了感激,助益的,磨砺的,推动的,障碍的,欢喜的,痛苦的,若旧时老家一眼清泉汨汨在心里流淌至今的不竭,始终都在我的生命里,尽管那泉眼早在“兴修水利”的人车洪流里不知埋进了哪里,若去了一点一滴的清浅透凉,都不成其为仅属于我自己境况的独一无二。
抛开梧桐树金凤凰,透过时空观物理世界的局限,我总以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是有着超现实的遇合的,若美好不再,那一定是我们内心先失了美好或失了美好的信心。眼前世界即是内心写照,若真想学会善待对自己好,不如就从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