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寂 春光 他山石


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言自语 |
初五日,立春。三杯淡茶,几十页旧字,打发半晌光阴。
依旧俗,破了五便是又一年平常日子的开始,从前尤其失落的日子。务工的,上学的,开始打算起一年的阴晴冷暖家泰年丰,祝福尚温,已悄悄裹进年的烟花里,渐歇渐远。脚下的路,还是要每个人一步一步踏实趟去,谨祝新年好运!
立了春,北方依旧远远的无一丝春的气息,反添些许严寒,若不是由着心性的向往,已没有些旧俗可依着了,春卷春饼,咬春啃春,光秃秃只剩了些字眼,瑟瑟在料峭春风里。
若去得了无聊浮躁,枕在年后暖暖阳光里翻些旧人旧字,日子也算得安然静好。原是想着说一说才过去了的这个冬天的,以温暖的口吻,却不料跌跌撞撞竟未及开得了口。总会有些异样的东西,常常来打扰了我的清静,我叫他“不安分”,或许便是董桥字里的《寥寂》了。
“走了快六十年的路了,每星期写这样一篇念人忆事的小品,难免惊觉世道莽苍,俗情冷暖,萦怀挂心的许多尘缘,恒常是卑微厚朴的邻家凡人,没有高贵的功名,没有风云的事业,大半辈子浮沉在碌碌生涯之中,满心企慕的也许只是半窗的绿荫和纸上的风月。……”
茶之遇水初绽的美,恒常需要一份温暖细致的心思相待,那是浸了水的柔情,茶的妖娆,和一片静落光阴陪伴的午后,信不信由你。
初七日,吃面的日子,年更远了。
在阳光里张开双眼,身在哪里也都是暖的,而况春天。
有那么一刻达成理想,臻于完善,超越现实,从此拒绝无聊、庸碌。
眼前的一分一秒,都是属于我的人生,盖了露珠,披了霜雪,不过四季,一一尝尽。
无聊里脱去无聊,方显真情趣。平庸蜕尽平庸,才是真修行。若欢喜,行路便好。
为天地立心太过虚空,为生民立命太过宏大,为往圣继绝学太过沉重,为万世开太平太过遥远。不若就做回自己,俯仰天地于坦然,体察无常于从容,踏实!
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许是他山之石吧,据说,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块碑文时都感慨不已。
其实早在2500年前,祖先就在《大学》里讲了个通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言以蔽之,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外国的月亮终是比中国的月亮圆,祖宗的东西自然过时了,亦步亦趋地追着赶着拾人牙慧,却不料自家园中早已蜂戏蝶舞,嘤嘤成韵。
许多时候,我们先失了自己,才失了美好,失了世界。
依旧喜欢躺卧在阳光里翻书,让世界沐浴其中,惟书影一片遮在眼前,亦辟出一方字里行间,别一番天地。分明向老的奢望,若此,静静趟在春光里老去,何尝不是一种奢华。
我们加诸这个世界的语言越是恶毒,内心的染浊越是泛滥,或许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是我们的意识先行塌了方,摔落了眼镜,辨不清真相。
每日里翻恒信大连散步的微信照片,海浪、沙滩、孤树、小径、飞禽栖树、鸟嬉水中、缺月、星空、夕阳或朝阳、大把的湛蓝的光阴,我羡慕他发掘了另一片天地,同了我冬日里散开茶片间感受的丝丝春意,一一生于心田。
心美,一切皆美。
我们之于这片土地,能决定的事物越来越少,吃的,用的,感受的,枷锁样的将我们捆牢绑架。挣扎无益,惟眼光可以高远,思想可以深邃,呼吸可以想像的清新,生活在别处,得欢笑时,不妨给自己一次宠爱,还世界一抹风景。
初八日,年后第一个工作日,一切照旧,除去心情。
风暖了,鞋阔了,脚步轻了,衣带渐宽,源于自然的馈赠,有种东西由内心升起。
该是恢复散步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