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的世界

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言自语 |
午后鞭炮懒散,零星有些梦境,不像怀人,亦不是怀远,倒像是心底的一些未竟,一丝一寸地挣扎着渐行渐远。
所有的事情,坚持到最后都会是好的结局吧!傻人好人常常会这么看,好比这年,只要还活着,都会一起走过,无论愿意与否,谁也甭想落了后。
为着莫负了生之艰的一念,不妨笑上一笑,伴着声声炸响,烟花散处,那厢灯火已悄然燃起,映着春联门对,一派红彤彤的祥和,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确是旧时家乡年的光景。
回程提了笔记本带了五本书。不过几天年休,要这么兴师动众吗?这便是我的惯常,只消意念中是容许闲暇着的无聊着的,便不肯轻描淡写了去,我总以为自己是珍惜光阴肯承担的一个,虽然时有徒劳,亦不肯轻就,也是一种我执的吧。
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序言里写道:“造物主最初颁发给人类的世界——那个原配的世界,那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正渐行渐远。无数草木和生灵消逝了,似乎只剩下我们自己。”
用他自己的话:“这是一部追溯古典、保卫生活、怀念人类童年的书。这是一部唤醒记忆、修复现代感官和心灵美学的书。我的注意力将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告别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生存元素开始,比如河流、井泉、寂静、黑夜、流萤、虫鸣、水桥、城匠、荒野、鸽哨、燕巢、乡村……比如农历、节气、禁忌、故乡、耕作、女织、脚力、街坊、漫步、放学路上…… 我越来越笃信两点: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应是免费的。”
我知道了为什么会带上这样一本书回乡过年,还有其它四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一日看尽长安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旧日红》。行为无知,分明内心的诠释。与其说过年,不如说是怀念,没了热闹场打发了光阴,便沉在静默里流年暗度,这个世界有些灰!记得旧时伙伴们玩的游戏:“瞅一瞅,白一白,看你媳妇来没来。”由衷一笑。或许那算得是原配的世界?
于是跟着王开岭,一一记起些我的那些原配世界里的年味儿,将些旧时风物一一怀念。
“物性决定人性,物境塑造心境;物移则心移,物改则心易;人之灵源于山水之灵,人之德师于草木之德。所谓人心不古,盖因江山不古,万象不古。”
我终是狭隘着的,既无振臂一呼之力之举,亦失了平实温厚以养存的坚守,只将些心思弯弯绕绕于境况之得失,心念之阴晴,仿佛世界真的只是自己的一样了。
其实关于真相,和大多数人一样,不是不知,而是无奈、麻木。就像生命,一天天穿起一年年,生老病死终要来临,日升月沉,知道了便又怎样!
而真正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知道与否,而在于如何思想,如何行动,如何从现在从自己做起,一点一滴,半丝半缕,还世界一份善待,还人间一款温情,还人生一场从容。
那就这样吧,像海子的醒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就从下一刻起,从嘴角的一抹微笑起,给老人,给孩子,给爱人一个温情的眼神,让所有人从目光里读出年味儿!
对于老人,他们的今天便是我们原配的世界,他们好了,我们原配的世界才不会消失。对于孩子,我们的今天便是他们原配的世界,只有我们好了,他们原配的世界才不会消失。
旧时的世界一定是丰厚的,所以才有《淮南子·说林训》的“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若放在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今天,便是罪过的吧。但话罪理不罪,我们总要去面对,总要有所行动,才不负了“三才天地人”的称谓。
《周易》有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以鞭策自己,厚德载物以善利万物,为新甲午年之弱弱展望,惟用心以温良。
马上春晚了,依旧时惯例,少了春晚便算不得年的,哪怕跑上几公里的路也要凑一凑热闹的心甘情愿,就从这一刻起吧,不管冯氏风格是否契合,开心总还是自己的事。
愚笨如我,一年终了,总要有所收益才去了些许不值不甘,哪怕这收益多么软弱无力,亦任其哄瞒出一脸笑意的意味深长,即使颇有了些掩耳盗铃的意味。毕竟那是最最接近我的原配的世界的一种,同了回家的愿望和心境,我们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