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欢喜

(2013-10-15 20:51: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冷暖人生

欢喜

三更雨疏,晓来寒骤,才添得秋衣,又要加棉。幸雨短风悄,阳光尚好,浮云微抹,几段秋空如洗。燕子早无了影踪,每抬头,鸟蹬叶落,倏忽天地,一瞬老荒,说什么从前。

遇《读有所得》二册,有喉舌教化之嫌,不失挚诚温良。古今中外,但着眼处,婆心苦口,殿堂之外,惠风遍及,信手翻来,足慰余闲。归而查寻,已出至26期,一并订了来,与同事家人分享。

“什么东西都是小的好。小的时候,才讨人欢喜,一到大了,就不讨人欢喜了。”不讨人欢喜的东西,自己也没有欢喜,没有趣味,只剩下悲哀和苦痛。一切生命,都是由幼小向老大、死亡里走。中央公园里带着枯枝的老柏对着几株含蕊欲放的花,显出他那生的悲哀,孤独的悲哀,衰老的悲哀。——李大钊《自然与人生》

先生说着东西,我却想到了人。大了老了,便不讨人欢喜?还是不讨人欢喜了,便是大了老了?老大、死亡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是否就是说,不讨人欢喜亦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若此,父母之老死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不讨人欢喜亦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了!那么,接下来便是轮到我们自己了!

夜翻《舌华录》:永乐改元,徒江南富民实北京。黄润时年十岁,其父当行,乃诣官请代。官不从,对曰:“父去日益老,儿去日益长。”官异,可从之。原以为,黄芦苦竹,得春机而繁盛,着秋光而殷实,最难堪处,青黄不接。不道更有秋深处,黄之愈萎,而青之愈远也。

自此有所悟,先讨自己欢喜,再学讨人欢喜。便遗世独存,“不至怅怅来去耳”。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文字之韵致,常在字外。便欢喜,也还是自给自足的好!

 

小记:又五日,得秋光明媚,新月温婉,虽秋风无所止,行110里。凡46天,行568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落光阴
后一篇:霜未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