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闲翻故纸 |
久别再聚,时光潦草,若肯去了热情、豪气的计较,淡酒薄茶,以酌清谈,道同学情,叙朋友谊,其意也洽洽,欢也融融,莫若推杯换盏的刻意、苦逼,浅淡里寓厚意深长。
当此时,送了儿子上了长途车,回至家来,正自独享昨夜热情豪气之苦果。亦莫若见了面便当头一棒打将过去,然后各自回家养伤的痛快而简捷。
《西洲曲》有“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句,今西州尚安好,而南风不起,梦已零乱。惟檐下两只燕子呢哝,怎么听都像是一通数落。
昨日转湖三周,七十五分钟,微汗。风起处,树影婆娑,淡云舒抹,燕子剪水,蜻蜓跃波,蝈蝈正自喊得尽兴。十几只鸭子早玩儿得累了,歇在堤岸间,不经意梳理着羽毛,格外爽透干净。此北地最好、亦最短、最难得时节,转眼秋之将至,便又开始了漫长的期期盼盼。
繁茂时节,北地的花花草草枝枝叶叶并不逊于江南,倘是霜寒雪野中得见着的,愈加珍奇。并不因着时光的短暂而心生含糊,反越发生机的起劲儿,定要赶在霜落前,一一呈现了生命最绚烂的色彩与姿态,再自自然然地老去。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一期一会,都是不易。
藏人有转山的习俗,通常转神山需在五十七公里长、海拔四五千米处的转山道上行走或叩头,快者日夜兼程当天可转完,常人则二三天方能转得一圈。而转梅里雪山则分内转和外转,内转由飞来寺起,沿小路下至西当村,至温泉再到雨崩最后至明永,全程需四五天。外转则要转到西藏境内,全程需要半个多月。
名为转山,其意并不在山高景深,而在修行,在解决生命问题。亦如我之转湖,其意亦不在天光水色之悦人心目,而在去除肥甘怠惰,养得孟夫子所云“浩然之气”。丢了我的皮肤衣,而外面阳光正好,天地浩然,便也只能躲在屋里的静观而独享。
世间诸多美好,先要有了欣赏品鉴的身家,才够得上美好,称得上消受。
《看山阁闲笔》序,引《说郛·迷楼记》:有“野叟”者,独于磐石上歌舞,人询之曰:“子何独乐之多也?”叟曰:“吾有三乐,子知之乎?”“何也?”“人生难遇太平世,吾今不见兵革,此一乐也;人生难得肢体完备,吾身不残疾,此二乐也;人生难得寿,吾今年八十矣,此三乐也。”问者叹赏而去。
此“野叟”莫非再来者?不正是我辈努力之方向!海子诗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句,终不足以为家而身存矣,幸耶?不幸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翻检旧字,便有重新活过般的亲切,斯世美好,夫复何求?
古人读书写字,生计之外,更多为着安放自己。所以留下来的,是真性情,便是碍于时艰的隐忍,总是自己以为的出处,如了寂寞的树洞,到底听到了什么隐藏了什么,彼此心照不宣。
今人写字,多为掏人兜囊钱粮,不若古人“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之摄人心魄。多少人沉溺其间,青灯黄卷,绿窗白发,抬眼间便是一生一世。
无独文字,大凡有所喜好,便就此误了一生的,依旧无怨无悔。而各领风骚之气象,亦非有意而图,大抵时光流转,而纸边余香暗陈的,便是。
前夜丑末而寅初,细雨绵绵,不期而至,隔窗送一怀盈润一耳欣悦,本已清凉的夏夜,更添别致。枕在雨声里,孤独不再,睡眠亦越发地沉醉而慵懒,直待鸟儿声声叫醒一室灿烂,便都做了隔日风景。
今夏独享安闲时尤多,怕是辜负了的!早去了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仍不肯就范,便是存了希冀着的。前日取回的《时光映画——镜头中的二十四节气》,连同此前的《江南》《微读节气》,想推荐给鹏,于他的眼中随意多一片声色的可爱,也是好的。
世间的美,需要我们耐下心来,一一发现。尤其当我们觉出些不够美好时,不妨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一定还有另外一片天地、别样一种生活是令我们诧异甚至惊艳着的。如果我们生活得不够幸福,不是这个世界越发地糟糕了,而是我们的心灵已布满暮色。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依旧一番清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