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言自语 |
五一长假,照例回老家,陪老人,两地半晴,一程熟雨。索性关了音乐,听雨滴连成一片敲打车窗,任一眼天地润泽扑面而来。树的叶芽尚未醒来,枝和干却已染了新绿,饱蘸了淡妆浓抹,不定几时便要泼洒而出,是该着流泻了,那些掩藏了一个冬季的心底春光。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亦最是小城居家写照,地湿屋冷,烟稀火短,仿佛寒食未尽,不消刻钟,大大小小的已吵着要添加些毛衣马夹于身上,也算得知冷知热着的。旧时的暮春,更是缺吃少食顶要紧处,人间最是薄凉,无非饥寒交迫,如今已好了许多,凭了身心安泰,尽管周遭如何湿冷,已奈不得红尘几何了。许多时候,精神是离不得物质的,往极致了说,也不排除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每时每刻的人生,无一不是修行。
西窗下,床却并不如何的湿冷,概白日里得了阳光的,可做以安眠。亦常是老爷子平日里望风处,窗台的几盆花几开了几落,明晃晃的几只粉红灯笼,该是老太太在时养着的,若花有着记忆的,也会想念的吧。窗下是别人家的小园,夏日里有花有草和各类小菜,有一搭没一搭地长了拔了间了摘了,不喜不悲,年复一年。长长的凝望里,都做了老爷子的风景,如今掩在窗帘下面,无心翻动,生怕一帘春雨扑进来扰了清梦。
为着老人起夜方便,印象里已有几个年头夜里不关台灯的了,恰成全了我的习惯,可以将些文字读到恍惚而不消去打起精神够够着的去熄了那灯。睡前只翻了《禅是一枝花》的导语,自序尚不及完整,已先陷入困顿。头有些微痛,肚里亦是隐隐,遂合于枕侧,约略记得他提起胡适《红楼梦考证》和张爱玲《红楼梦魇》,平静如隔世离空,不觉嗅得一些人于《今生今世》里读出的厌恶感来。大抵人生境况殊异,你不懂我时我亦不必懂你,既是不懂,也便没有资格说三道四甚至骂人的好,何况当事人亦是三缄其口,说的,不说的,总有他(她)心下明了的理由,或暗自欢喜也未可知,毕竟人心最是难量。
夜来果不安稳,徘徊于心上的竟是这几句:“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醒来记得那是《诗经》里的《伐檀》,忘记了许多年,如今竟入得梦来,却不知何故?一灯清辉里,并不见帘外天色,亦听不得细雨是否歇了,懒得看下时间,所谓夜长梦多,此时便是的吧,那些懵懵懂懂里睡去的在在良宵,才真个是些幸福时光,啪嗒啪嗒几声脚步便匆匆远去了,心已就范,身也臃赘,惯性地想着再抬脚时,却怎么也追不上了。
再睁了眼,确是天光微曦,无车马声喧,也无早起的鸟儿来叫醒耳朵,想着那些旧人旧字里淹在鸟声中醒来的每个清晨,不免生起些念想,原是打算去爬山踏青的,这里的绿终还是迟了,全不顾我这里跃跃然着的。每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些旧字里,必心生羡慕,落落若有所失。这里不盛产诗词,写字的人亦多不屑于北地的不堪,也便不晓得北地的人心况味,那是江南人自家的岁月静好。如同另一个世界,另一些人,另一些生活,许多时候真的无心打扰了谁的,却又真真切切入了心入了眼,冥冥中串连起些前因后果,硬是将平淡里的日子涂抹出些韵致的五味杂陈,人生也似更有了一番的意义。
许多时候,人的眼界很窄,窄到世间万物,皆是为着自己而存在着的一厢情愿,却也窄得热烈而性情,有着与天地共生的气魄。
天色尚早,独醒着的落寞,亦是享受。随手摸了书,却已去了禅意,《春在绿芜中》,不正是自己想念?长我些年岁的钟晓阳,却是十六七八九时的旧字,每一篇都标注了日期、出处,读着时便有了一种即时感,“我那时在做些什么”的念想,时不时蹦跳出来,仿佛这一路走来都成了空白,倒像是回想着些别人的事的,竟有了一刻的恍惚。心下清楚,那恍惚源于一种遗憾,源于不曾早些懂得自己懂得生活的自嘲,还源于那些并不十分满意着的境遇。若说到悔与怨,确也没有,每一条路都有属于自己不同的风景,无非是觉得自己的多了些老旧,不如人家的鲜活生动,更接近很像个样子的人生,于是想着该植些树木种些花草引来些莺飞鸟啼坐看些云落云起的地老天荒了。
对于美好,人的事的物的一切的,我亦怀了同样的孺慕和敬畏,如陈淳《北溪字义》曾说起的:“所谓敬者无他,只是此敬常存在这里,不走作,不散慢,常恁地惺惺,便是敬。”一个人一生若肯做一件事,而且沉在其中的幸福,无论那事是怎样的轻微,都是值得敬重、饱含了美感、了不起的,于是有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宽容和勉励。
我所生活的城市,越来越趋向于集体式的整齐化一,只消批量,无需特色,衣食住行常常是看着人家比着人家的,非但不惮于,还要硬生生的“撞衫”一下才觉得心下的平复。没了个性的生活,便无从精致而高贵,活着罢了。
小城逼仄,抬眼低眉,触目皆旧人旧事。有多少人是肯于活在当下的,落在文字上,一一都成了过去。于是读书,更多时便是生活在过去的天地里,没人与你来争夺那份鲜活,时光、青春、美好,……都可重新来过!
对于春天的文字,我总要怀了猜想和回味来品读。时令的不契合,让那些文字的俊美飘逸打了折扣,颇有些不公的委曲,于是又怀了份歉意私下填补,不想亦补得另一片天地,于心上再生出一幅“春在绿芜中”来,比江南的晚,比北地的早。或许人人心中,皆有着,或是希望有着,这样一幅绿芜的吧。
注:四月的最后一天,于家乡小城谨记,并盼望那绿芜早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