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竹
青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727
  • 关注人气:3,2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是元夕

(2013-02-25 21:56:10)
标签:

元夕

烟花

春光

懒散

杂谈

分类: 拈花微笑

又是元夕

 

又是元夕,睡前想起了灯笼,遂一一点亮。旧时乡下十四十五十六要连着三日亮起灯笼,元宵夜还要放灯,凡是能点、可点、想点的一隅,皆有了光明。因此我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灯节。元宵夜,点起的是灯,亮起的却是明晃晃的人生希望。

史上最长的灯节,产生于朱元璋即位后的金陵,从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悬灯结彩,焰火耀空.鼓乐游乐.喧闹达旦,今日亦不及也。若让旧时的我来选择,即使充斥了电子高科技的今天,也远不如那份热闹里的欢欣。如今的孩子们自不会同意,他们的童年里已开始缺少了些源于泥土里长出的情感。终有烟花消散的一日,却不仅仅只是为了环保。

人皆可谈幸福,说开心,到头来笑在脸上却难乐在心里,到底烦恼多于了顺意。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差不多的正事好事,都是要忤逆了内心的渴望,让生活越发的离心离德,同床异梦,反不如动物们来得真实真诚的彻头彻尾,便是机智的另一种回报吧: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禽兽不如。

需要怎样一颗心的安然,可以无视人间节日烟火,仿如空谷幽兰,芳甸流水。

旧时读林语堂《记元旦》,一下就喜欢上这个老头儿。“我不要旧历新年,可是旧历新年终于在二月四日来到了。……我依旧向自己说,我决不过旧历新年。

我原不该到城隍庙去的。在这个时期到那里去,你会知道结果是怎样的。在归途上我发现我不但带了走马灯、兔子灯和几包玩具,还带了几枝梅花回家以后,我看到有人从家乡送了一盆水仙花,我不觉回忆到我的童年。当我接触到水仙的香味,我的思想便回到那红对联,年夜饭,爆竹,红烛,福建蜜橘,早晨的道贺和我那件一年只许穿一次的黑缎大褂。

……立刻我被邻居的爆竹声从心理冲突中惊醒了来。这些声音一个连一个的深入我的意识中。它们是有一种欧洲人所不能体会的撼动中国人心的力量。东邻的挑战接着引起了西邻,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

我是不甘被他们击倒的。我从袋里抽出一元钞票,对我孩子说:‘阿经,拿去给我买些高升鞭炮,捡最响最大的。记住,越大越好,越响越好!’于是我便在爆竹的‘蓬——拍’声中坐下吃年夜饭了。而我却好像不自觉的感到非常的愉快。”

懒得没了心情去放那些鞭炮烟花,依旧掩藏不住那一个连着一个声音一朵接着一朵绚烂里直透心底的兴奋,如果不是从经历里走来的,哪里知道那响声光影里的一份厚重深长!

又是烟花时节,从前的种种期盼!

因了年前年后的雾霾,那一瞬的绚烂几成了罪魁祸首。三十几年前不懂何为雾霾,却已悄悄喜欢起烟花的夜空独白,那是怎样的一种默默坚守与长期隐忍,只为这一刻的绚烂。世间万物都是为着属于自己的用心而来的吧,那些闪烁于绚烂里的萦萦绕绕,不只是少年心头的梦想,还有对于时光流逝的不甘惋惜与无奈。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烟花尽散,灯火阑珊,眼里有淡淡的离情别意,便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成长的痛吧!

至于评书里听来的山岚雾瘴,却更像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事,反倒很是喜欢起那时的雾气濛濛,有种说不出的神秘,新衣不再光鲜,褴衫亦不格外显眼,世界好像突然就变得公平起来。

旧时有两种味道的欣喜,近于奢侈:一是汽车驶过扬起尘埃里怪怪的油香,一是鞭炮烟花炸响后浓浓的糊香。不如油炸麻花的甜美热烈,不似草木芬芳的淡雅幽静,别一番世侩里的人间烟火,挑起丝丝欲念,仿佛生活就该另有境况般,让人隐隐生起些不够安分来。

犹记追着追着汽车跑过的童年,于人家成挂鞭炮响成一片狼藉雪地里翻找些未及爆响的小鞭儿的欢娱,惟得之不易,愈念念不忘!

隔着窗子送来礼花的炸响,夜空已是火树银花,就着一杯“奥古特”,看花又一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最是清新的贴切,何况还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眼璀璨,换不回半缕旧时春风,那两根做了许多年灯笼竿儿的松木椽子已不知去向。东风起了又息,息了又起,再也听不到她们扭在一起,吱吱吖吖浅唱低吟:“又是一年春来早,柳絮满天飘……”

汤圆很是甜美,依旧怀念起旧时油炸的元宵,不知是麻木了味觉,还是遗失了传承,再也找不回昔日的味道,如了生活。眼睁睁那些于摇摇晃晃机器里翻腾跳跃的元宵,怎么看都像是有失庄重的应付了事。蒋勋《少年台湾》里讲到一个孩子眼里的母亲,自从父亲去了,母亲的饭菜再没了滋味,便是哀莫大于心死的吧!只是这死了的心,不知是哪个人的,亦或自己的!

鼻孔终于堵得只剩了半只,像是右鼻孔传染的左鼻孔,现在连一个鼻孔出气也已变得奢侈,如同旧时想着汽油烟花味道的急不可耐。憋闷咳嗽,都是病出有因的吧,虽然说不真切。

不看花,不望月,舍弃了晚会(既是元宵节,连个像样的灯谜也木有),连同“非诚勿扰”,早早躺进床里,类似的境况已不甚了了。不同的日子,成就起人生独有的经历,已没了所谓的好与不好,只将岁月看老。

没有祝福,亦不曾问候,取了嚏,微汗。开了床灯,翻开日记,涂沫起日子的灰,点点滴滴,都在心头。

洗漱间响起水声,儿子在洗澡了,明天返校。开学季,大好春光,属于了他们!

唐寅有《元宵》诗,近于打油:“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今夕何夕,确是有负于春光懒散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花满眼泪
后一篇:春天的颜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