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书房

(2012-05-06 21:58:51)
标签:

家居

《皖南事变》

金陵春梦

宋体

双鞭记

杂谈

分类: 旧日情怀

如此书房

 

前些日子翻张恨水《绿了芭蕉》,“山窗读画”辑《短案》有:“所居在一深谷中,面山而为窗。窗下列短案,笔砚图书,杂乱堆案上。堆左右各一,积尺许,是平坦之地已有限”的话,除去画笔染料烟盒火柴图章印盒不具,包括茶铭眼镜一应纸笔书堆,竟像极了日间办公桌的杂乱。遂记起旧时以来自家案上羞涩风光,一盏灯,一杯茶,一副纸笔,一卷在握,或晨或昏,那光亮温暖欣喜宁静,恍如隔世醒来,一一聚到心头,零星起记忆的悠远。

世间每个人都是相似地活着,生老病死,于读书的经历见闻姿态感悟虽独一无二,却也找得出相近的心境来。昨日翻《如此书房》,似是被戳破了一层窗纸,拥有一间自己的书房的愿望从来都不曾间断,亦于不知不觉中潜滋暗长着的,如了“杂花生树”般,即使一眼荒芜着时,竟是不动声色地开始了添砖加瓦:一本书,一张桌,一只箱,一副书立,一层书架,一个书柜,几组书柜……渐渐的,桌上床头枕下卧室墙根门后空地书柜顶上办公桌辅台边折叠沙发连同旧办公室床下已被新书旧藏各色姿态挤占成零乱不堪,索性任其横躺竖卧,也好信手拈来的喜新并不弃旧着。

旧时家里书虽不多,纸张却并不少见,如了眼下家里的书般触目即是。连棚与墙也是糊了满满的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的,无聊时常常与哥哥一起互相找字来消遣,却也多认了些生字和繁体字的,旧时报刊题名多是老人家的行草,可惜二十年前都被彻底简化掉了。除去课本,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便是“小人书”,《三国演义》还是《火红年代》已记不真切。第一件盛书的箱子也是专门用来装“小人书”的,《连环画报》等杂志并不算数,那是孩子与大人共有的。印象里真正意义的书是父亲带回的《金陵春梦》《双鞭记》《皖南事变》等,去县城读书时,《双鞭记》已从书的中央折断,被我用纸和浆糊修整过,并重新题写了书名;《皖南事变》也做了修补;而《金陵春梦》已不知藏于何处了。听母亲说,家里原是有几箱子古书的,当年祖母的外甥借住在家里读书,隔长不短的借了去读,久而久之便有去无回。当时我们还小,身为嫂子的母亲又不好深说,那些书后来就都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若果是爱书之人倒也算是去了安身之所,只是后来听说那借了书的人到处赌钱,不务了正业,便多少为那些未曾谋面的书感到些委曲!

父亲过世后,妹妹重新翻盖了新房。除去有一年暑假翻了《古代山水诗一百首》《元曲一百首》等小册带在身边,我的那些旧时的大书小书,连同那两个黑漆扣盖的箱子终于没了消息。观念里,旧时家的全部物什都留给了妹妹,便由着她去了。回想起来,我所在意的许多事物,于她都不过生活的用度,其价值只在有用没用,包括老家的旧居,既在意料之处,却又情有可原,说到底都是为了生活!

工作后亦无余钱买书,那时曾有个梦想,业余时间摆个书摊,专挑自己喜欢的书进,即使赚不到钱也有书可读。那梦想一直到成了家,并在封闭的阳台里摆了一张桌子,牵了一盏台灯进去,正儿八经地忍着脚下的寒凉看了两个晚上的书时,依旧念念不忘。而这阳台里的第一间书房,终因冬天的来临而只有过实际意义的两天。好在书桌和床都是自己从设计里抄改来的,虽简易了些,却因加了几处书架而实用了许多,特别是床头摆上几十本书,睡前醒来翻看极为方便,对于国学的一知半解便是在孩子睡着后再爬起来补课的,那是一段虽清苦却充实的过往。

十多年前搬进现在这个三室一厅,象征性地摆布了一个书房,一桌一椅一组书柜,很是欣悦了一番。然读书亦于枕上厕上的多,正襟危坐的少。后来又添置了电脑,坐下来静读便更少。书倒是多了起来,因老人来住,添置了五门书柜的同时,也将一双人床加进了书房,原来的书桌书柜挪至了儿子房间,本是象征性的书房也便有名无实了。前年老人回老家儿子处住了,将电脑移了进来,便又象个书房了。平时多空闲,偶尔夜里失眠悄悄过来消受一番,周末有时孩子们会回来挤在一处,一室臭脚丫子的怪味,也真难为我那些书了。

每见有大书房古色古香,内陈简朴,窗染绿纱,藏书浩瀚,总是心下羡慕一番。想象置身其中与那书中人物做一清淡之妙趣,即使不翻字不品茗什么都不做,也便熏了一身清爽半怀幽香,恍然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羡慕归羡慕,于书之书之房总要牵出些经济学识品位来做了支撑。如今有钱的人多了,买些“大部头”来装点门面已是寻常,但若肯花心思布置个书房,藏些自己喜欢的书,却非真爱书人所不能。至于只靠些散碎银两买回些真正要读想读的书的,倒也犯不上打肿了脸去附庸风雅。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真心爱书读书,则人在书在书房在,无处不可读书,无处不是书房。

突然想起一个朋友,去年患了中风,恢复尚好,每天出来晨练,虽已不复了旧时的豪气,依旧亲切如故。当年每至机关开会,常偷偷溜来我办公室闲聊抽烟,问我要烟灰缸。我说别人来需要,你来不要,这屋子哪里都可做得烟灰缸,他好一阵子的自豪,并说以后要写写,世间最大的烟灰缸。时过境迁,世事难料,转眼都进入了中年,于世间得与失也该有了另一番眼光,已有些年没有两人一瓶五粮液的对饮了,不知他还记得我给他准备的烟灰缸不。

心安体自安,体安室自宽。心怀家国,则天下无处不可以为家。眼里有字,则世间无时空不可以读书,人在何处,书房便安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