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南隅
(2012-01-28 21:02:17)
标签:
东南隅宋体微晕的树林秦氏楼日出杂谈 |
分类: 切切丝语 |
许是还沉湎于过年的喜悦,早上的阳光迟迟不肯升起,昨晚的月牙半弯成一只小船已不知飘向了何处,只剩了些许的风劫持着五九的寒意,轻悄悄酸了鼻孔冻了脸颊。灰蒙蒙的早上天色沉沉,少有行人的脚步匆匆,亦少了鞭炮破空划过沉寂,这个春节已随了微风的落寞渐行渐远。当一缕阳光透进窗子,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淡。
忘记了何时起,对于过年总是存了遗憾的泱泱,今年尤甚。想来是源于内心的许多期盼和留恋生了根便要长芽,即使物是人非的落寞不甘与无奈,却也并不影响对于年的喜欢向往和敬畏。悠悠岁月,属于自己的年不过几十个,若能亲力亲为切身感受着自己的一份年的氛围,无论滋味怎样,都是值得珍惜的。
最初的年味多是来自父母兄弟姊妹,过着过着,已不知不觉味道全无。除去一些传承的流失,父母年迈,孩子长大,家人天各一方聚少离多,成就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沧海桑田覆水难收。如果生命足够漫长,我们注定可以享受世间诸多美好,却也避免不了要隐忍亲人别离的苦痛不堪。日积月累下来,我们宁愿滤去或是将那些苦痛转化为旧时温暖记忆,即使严冬,即使再也回不到从前,靠着这些旧时年的回味与渴望,亦在不知不觉间为自己为孩子们营造起另一份更多是属于他们的美好——年味。
耽于怀旧时,亦会反思,我们该为孩子们留下怎样的温馨与美好?我眼里的这些落寞不甘与无奈,他时会不会于孩子的心上生出些“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做连江点点萍”的感喟来?在感叹传承流失的同时,是否因了自私的懒惰打着一代人有一代人活法的幌子而加剧着这样的流失呢?一个了无情趣个性的家庭,亦无从给后代以严谨家风的传承。生活的艰辛,利字当头,让许多人家失去了从容甚至做人的本分和尊严。还有什么是比丢掉了自己更可怕的吗!
除夕夜,淹在爆竹声浪里翻看《微晕的树林》,惊诧于口口声声的不甘和内心随顺的镇定自若。那个从前的风风火火乐不可支大可以随着窗外的灯火闪烁烟花流转心生欢喜,却并不影响这厢心静如水一眼文字生意盎然满室生香别样情怀。那情怀自是岁月的沉积,旧时无从认知的自己。既随喜且安祥,还有什么是值得耿耿于怀的呢?
《汉乐府集·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一句,何等的自信与自赏。隔了两千多年,光芒依旧独照。以这等心量观现世,无如慧海禅师眼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常常我们执于怀旧念恶,是不忍于作壁上观的幸灾乐祸,是恨铁不成钢的望眼欲穿,是人为夸大的厚古薄今。回到过去,旧时的历历美好亦是连带了诸多苦楚。滤去苦痛,今天的种种不尽人意,亦可成为久后的美好回忆。岁月如逝水东流,回头看总有些遗憾点缀期间。
年前手臂的擦伤于前日褪了痂,只留下淡淡一抹粉红。若不经意想起,已记不得是怎样一种伤痛。许多事,非要经历些时间打磨不足以还其本来面目。我在想,对于生活,我们是否拥有了等待伤愈时的耐心与从容?反季果蔬再怎样的鲜艳欲滴,总是缺少了应季时节的一口地道醇厚!
不咸不淡的一个年,说不上失落,接下来依旧会是春暖花开绿树成荫无不充满着希望和欣喜。只想借那句“日出东南隅”来,过好属于自己的平平淡淡,顺水顺风,安然静好,亦算是对于新年生活的良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