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字
(2011-10-04 23:51:52)
标签:
沈从文宋体文学黄粱梦葵花宝典杂谈 |
分类: 自言自语 |
“废字”,似被刺痛了,极其到位的,让人警醒。明知故犯的?不得已为之的?情不自禁的?许多时候便是生活在其中的,尤其网络时代。这是个喧嚣的世界,里面挤满了欲望!
“我的主旨是少造废字。”分明觉出一份为文的担待,良知,清醒。亦让我反思,即使只敲给自己的文字,又有多少可以逃得出“废字”的命运呢?无法承载厚重的文字,注定流于轻佻,浮躁。多少有些尴尬,“文以载道”了这么久,如今却要重新审视一番,文字的价值了。
这样两个字,让我对自己的随性,不拘产生了怀疑,几乎无法再心安理得,躲在自己浅唱低吟里消磨时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吗?连自己都要苦笑了,一路打拚过来,似已忘记了曾经的雄心勃勃。那些满脑子的“不合适宜”,无论旧时还是现在,终是换不来半刻安宁时光,都随了岁月淹没了。活着,不该是为痛苦而来的!一刻的觉醒,便是一个凡人的复活,取代了一种理想的覆灭。原来,古圣先贤的书里,也有“废字”!
许多时候,我不知道,伸手指向月亮时,到底该看天边的月亮,还是眼前的手指?
我始终认为,同所有艺术一样,文学是需要天赋的。即使如 沈从文先生的刻苦,若缺少了天赋,便不知要诞生多少大师了。而沈从文只有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但同时,我也认为,文学是有技巧和途径的。尽管因人而异,方向是没错的。只是一些教人写作的文字,千篇一律到让人觉得,只要啃几本理论,念下中文系,便可以成就文学梦了。梦是有的,除了《黄粱梦》,便是《南柯梦》,离现实总是阴差阳错着的,天上地下。
很少有人,真的很少有人,肯将自己艰难困苦时的境遇,感受从实招来。那些不被人知晓的“笨功夫”,才是真正世间难得的“葵花宝典”。可惜!多已烂在肚里,不是埋进黄土,便是化成了青烟。就是不肯“散做人间照夜灯”,让些热血着的文学青年,依旧苦苦摸索,嘴里还要不停叨念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便是文学的宿命,向往着文学的人的宿命了。
我眼里的文学,既苦难深重,又高不可攀,从来都是远观,仰视着的。路遥早逝,三毛诀别,顾城杀妻,……他(她)们自身,也已成为文学的一部分,迷失,或融化在自己的的梦中了。这不是我想要的,除了悲悯,文学是应该更博大着的。深刻不等于苦难,轻松也不等于浅薄。一定要拿生命的代价,来换取文学的崇高,不仅悲哀,而且卑鄙。追求了一辈子文学,却不曾读懂生命,更象是开了场玩笑的,本末倒置。
既没有天赋,又吃不得苦,也看不懂人生的究竟,于文学,我注定依旧的仰视着的。这样的心境,已在《闲话》中有所交代:“喜欢文字,可以与文学无关。它太严肃,容不得自己的散漫,随性!我笔写我心,写给自己,写给懂的人!世间美好的事物很多,有时候,欣赏着,便是一种拥有。这样看,每个人便都可以是富且贵的人了!”
幸有网络,于文学,文字间生出段空间,放置我的心情。即使偶有触及的时刻,我还会回到文字里,不要那些约束的苛刻。在我看来,文学需要沉静,网络少不得叫嚣,两者泾渭分明。不乏于网上“写而优则文学”者,却是要耐得住寂寞,而不是这样一些“勤奋”着的身影。即使偶尔因某种原因给捧了一下,也还是会归于平淡的长久。
写给自己的,真诚的便好,便不是“废字”!少了这分宽容,便已不是“废字”,怕是要“废己”了。人到中年,已不惮于原谅,善待自己了。脸皮是厚了些,心情好才是重要的。索性,将分类也改成“自言自语”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