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念饥饿

(2011-05-13 16:11:51)
标签:

沛县

宋体

眼看着

酸菜汤

粘豆包

杂谈

分类: 旧日情怀

最近比较懒,中午饭大都在食堂对付了。说是对付,主要对吃的不上心,只要饿不着。其实比回家自己做要丰盛许多,偶尔矫情点,也总能拣自己能吃的填充一下。至于营养,一身的胶盐蛋白,根本是过剩的。更多时候,吃饭并非是因为饥饿,而是一种习惯,不情愿的机械的重复。一些饭局则更成了不小的负担,吃与不吃,竟要权衡一番。与和谁吃比起来,吃什么,在哪儿吃,什么时间吃都已无足轻重。开心确乎谈不上,只一个字最贴切,累。

很想念旧时饥饿的感觉,小米饭酸菜汤,咸菜条大查粥都是上口的美味,更别说大米饭,炒鸡蛋,那是偶尔来且儿(亲戚)了,要么就是过年了才有的享受。小时家里来且儿,女人和孩子是上不得桌面的,要等到男人们吃完了,剩些什么就吃些什么。有时眼看着白白的米饭,一碗,一碗地盛走了。眼看着盆里的饭,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有时就没了。这也不是个办法,为着能吃到一点白白的米饭,如果中午放学到家看有且儿,就撒了谎说要早回学校帮老师干活,偶尔成功了,自是很惬意。也有撒了谎也吃不到米饭的时候,毕竟那是个匮乏的年代,再清贫的家庭,也是要体面的。

对于来且儿,从最初的盼望,渐渐失望,到后来的怨烦。偏偏家里的且儿越来越多,习惯了,来与没来都释然了。当然,热情和礼数是不能少的,按辈份亲亲地叫上一声,偶尔得到几句夸奖的话,全不当真。毕竟饿了,吃什么都是香的。且儿也不全是白来的,那时吃到的香瓜,苞米,沙果,土豆,粘豆包,煮粥放的各色豆子,差不多都来自几十里外的乡下。每到寒暑两个假期,哥领着我,则注定成为姥姥家的常且儿。用姥爷的话说,刚走个朽木,又来个柳木。母亲姊妹弟兄八个,孙男弟女,外男外女的一大群,对于姥姥,姥爷自是不胜烦的。说归说,烦归烦,照例是拣最好的给我们吃。想想当且儿的感觉,那时真好!

现在偶尔回乡下,简朴的寒喧叙旧,最愿意听到的,是与邻里的问答:家里来且儿了?嗯,来且儿了!满脸写着热切。源于自己的过往,每次都要给孩子们带上许多花花绿绿的好吃喝,只为看到他们笑成花的小脸,黑里透着红。也隐约地期许着,种些希望在孩子们的心底,或许终有发芽的一天,也是好事。据说当年身为沛县乡佬泗水亭长的刘邦,幸遇始皇出行,感慨至极:“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某种时候,一些人,羡慕亦是动力。如同千锺粟,黄金屋,车马簇,颜如玉是读书人的动力一样。至于结果,尽了人力,还要看造化了。

周末了,本该是轻松加了愉快的。却有点烦,晚上两个应酬。酒是好的,装在瓶子里,可以美仑美奂,喝进身体里,……哎!喝与不喝,更象是别人的事了!

想念饥饿,想念那些单纯为了吃的岁月,生命的每一天,都充满着鲜活的期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