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悠扬品聊斋】思春才子艳福不浅得遇情义狐仙美女

(2012-07-11 08:58:32)
标签:

孔生

巫山

皇甫

娇娜

动作描写

文化

分类: 品读聊斋

《娇娜》是《聊斋》中极为特殊的一篇故事,作者蒲松龄抛开传统的男女爱情模式,着重描写了娇娜与孔生的友谊,他们患难与共,疾病相扶,彼此的友谊都经过了严峻的考验,最终他们仍然是朋友,而不是夫妻。

《娇娜》中的孔生,先见一香奴,就表示中意,又见一娇娜,立即着迷;最后望见一阿松,能与娇娜比美,于是“大悦,求公子作伐”。

 

【悠扬品聊斋】思春才子艳福不浅得遇情义狐仙美女

《娇娜》表现出作者一种很进步的思想,即男女之间不仅可以有美好真挚的爱情,而且可以有美好真挚的友情。小说在开头介绍男主人公孔生时,说他“为人蕴藉”。所谓“蕴藉”,在这里是指为人的含蓄、宽厚、诚挚、多情。孔生诚挚热情地教授娇娜的哥哥皇甫公子的学业,后来公子一家有难时他又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救助;而娇娜则两次用自己修炼所得的红丸去救治孔生的病难,使他死而复生,整篇作品很生动诱人。

书中孔生与娇娜超越了世俗的生死友情。书中的娇娜迟迟没有现身,作者巧妙地借用婢女香奴反衬娇娜的美丽。孔生看见香奴时,已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幻想自己的妻子能像香奴一样好。而娇娜的出现,令孔生眼前一亮:“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娇娜俨然是一个娇美,聪慧的少女。短短几个字写出了娇娜的动人,一个明媚艳丽的女孩出现在孔生眼前,作家借孔生的神态,再次展现了她的美貌。“生望见艳色,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孔生看见娇娜,立刻就有了精神。甚至在娇娜为孔生割肉疗伤时,反衬出了娇娜的美丽。但是作者没有给我们描绘娇娜的情感,娇娜的情感隐晦不明,引发读者的思考,畅想。多年后,孔生与娇娜再次相见,他们早已各自成家。孔生谢娇娜当时割肉疗伤的救命之恩,娇娜幽默地说:创口已合,未忘痛矣?你的创口已经愈合,忘了痛了吗?上次的病,娇娜解释说是心脉动了,是思想波动。委婉地规劝孔生不要再想入非非。只此一句,便将娇娜的幽默伶俐表现出来。读者读至此处,也会会心一笑。当孔生以死解救娇娜时,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娇娜救活孔生的场景。娇娜看见孔生死了,顿时大哭,说: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孔生死了,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一个动作描写,一个语言描写,几十字内,便将娇娜对孔生的深深地情谊全部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娇娜这里用了很亲昵的“孔郎”,这是爱人之间才有的称呼,更可见娇娜对孔生的真挚的爱。而后娇娜为救孔生,“先以金簪拨其齿,自乃撮其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这一系列暧昧的动作,更表明娇娜对孔生的爱慕。作家以外貌描写和反衬,刻画出了娇娜的美丽可人,借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她的幽默伶俐,痴情。

用神态心理语言描写了痴情书生形象。书中的孔生有些愚钝,空废很久的房子里,走出一个神采奕奕的少年,他没有生疑,反而聊得很投机,欣然成为座上客,并且认为这个少年就是这栋宅子的主人。二人都成为朋友后,孔生在一次谈话中,才知道这个少年是皇甫氏。皇甫公子说“家宅焚于野火”,房子因为莫名的火灾而焚毁,孔生也没有觉得奇怪。孔生教皇甫公子读书,皇甫公子只学古文辞,而非能带来功名利禄的八股文,他只是问了一句。更为典型的是,半年后,孔生要郊游,看见门从外面锁着,皇甫公子解释说,家父担心郊游扰乱意念,所以谢绝来客。孔生居然相信了。皇甫公子学的是诗词歌赋,更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非死读书。孔生对于这个矛盾的解释毫不怀疑,足见其愚钝。

也许是愚钝所致,孔生有些痴情。当他见到貌美的香奴,“目注之”,盯着她看,并认为自己的妻子一定要像香奴这样的。而见到娇娜,孔生“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他的神态因娇娜的出现而骤变,再一次因美貌所动情。作家的一处心理描写将孔生此时的心理刻画到了极致,“生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 他因为想和娇娜呆在一起,不仅忘了疼痛,还担心手术快速完成,而不能这样继续待下去。这一处心理描写,表现了孔生对娇娜的一见钟情。这种感情是由外貌产生。娇娜走后,孔生陷入到相思之中,“悬想容辉,苦不自已。自是废卷痴坐,无复聊赖”,他回忆着娇娜的美貌,不再看书,呆呆坐着,觉得做什么都无聊。这一处动作描写,极好地表现了孔生的对娇娜的痴情。当皇甫公子说已经帮他物色到了佳偶,孔生“凝思良久”,想了很久,说不用了。又面壁吟诵了一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暗示了除了娇娜,谁也不要,以抒胸臆。这一处描写,既表现了他对娇娜深深地爱,也呼应了开篇作者介绍的他的性格“为人蕴藉”,含蓄儒雅。数年后,孔生又遇到了皇甫公子,问候境况,“问妹子,已嫁;岳母,已亡”。这问候的顺序,向读者表明了,孔生即使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没有忘记娇娜。在解救皇甫公子一家时,他看到一个形似娇娜的人被鬼怪抓走,“乃急跃离地”,他毫不犹豫,跳起来,刺杀鬼怪。一个急字,隐含了他对娇娜的深情。作家借助的细微用词,很好地刻画了一个痴情,愚钝的书生形象。

用情节描写了娇娜与孔生的浪漫感情。他们的感情由平凡的爱情,逐渐变为更高层次的精神的交流。娇娜第一次出场时,孔生便一见钟情,甚至忘了自己做手术的痛。作家为我们细腻地描述了做手术的场景,金钏,佩刀,红丸这些工具在肿起的地方动来动去,读至此处,读者都能感到手术有多疼。“紫血流溢,沾染床席”,这一描写更让读者仿佛感到切肤之痛。然而孔生却全然不知,反衬出了他此时对娇娜是普通的男女情感。灾难时刻见人心,当娇娜遇难时,孔生仗剑保护,不顾自己安危,为雷霆击晕。作家再一次为读者展现了当时的场景:“霹雳一声,摆簸山岳,急雨狂风,老树为拔”,当时,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狂风骤雨,树木都被拔起来了。孔生也是头晕目炫。但是孔生舍身救了娇娜,当娇娜醒来,娇娜的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娇娜使松娘捧其首,兄以金簪拨其齿,自乃撮其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娇娜称孔雪笠为孔郎,加上一系列亲昵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娇娜对孔生也有至深的感情。他们之间的感情此时已经变为生死之交。故事的结局,蒲松龄不落俗套,娇娜的丈夫去世了,她搬到孔生家的“闲园”中居住。娇娜,皇甫公子经常与孔生一起喝酒、下棋、聊天,就像一家人一样。这一情节表现了他们之间是值得用生命交换的,他们之间是精神的交流。

娇娜和孔生的艺术形象赞美了孔生与娇娜之间超越世俗爱情的生死友情。从他们的友谊中,我们看到了男女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丽的灵魂,这正是小说的动人之处。(刘昌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